加载中…
个人资料
打开下一站de盲盒
打开下一站de盲盒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159
  • 关注人气:29,8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性别教育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很重要?

(2009-04-27 09:51:44)
标签:

育儿

教育

男老师

男孩子

性别

女生

情感

分类: 职场营生

孩子的性别教育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很重要?

 

                            文/斩云剑

 

央视新闻频道4月21日有一则新闻征集话题:幼儿园是否该配备男阿教师?

探讨的问题很明了,就是想通过男老师参与教育孩子,尤其是男老师自身阳刚、勇敢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索引与培养,让孩子突出性别个性,以至于将来孩子不会在个性上出现性别模糊,或者中性个性做一个早期的弥补。

来自北京育翔蓝天幼儿园许丽萍园长的观点,更赞成男老师进入幼儿园。因为男老师对于孩子的培养所起到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譬如:勇气的培养、坚强的培养、独立的培养、包括思维方式的培养。

那现实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性别教育是否很重要?我们不妨看一则真实的故事。

笔者有一个朋友,他的膝下有一个六岁的儿子,但是朋友最为揪心的,是如何给自己的儿子选择一些适合男孩子性别的项目培养,而他的儿子正好与家长的愿望背道而驰,凡是运动以外的项目,男孩都喜欢,譬如:弹钢琴、学习外语、画画,这孩子都显示了出奇的高昂情绪,但是让儿子去学习柔道、跆拳道等运动项目,孩子就特别的反感。作为家长,我明白朋友的用心良苦,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培养一个将来关于与勇敢、坚强、耐力有关的男人品质。从而为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前天,我约朋友到家做客,他把自己的儿子也带来了,六岁的“小伙子”帅气逼人,谈吐以及与人交流也大方自然,但是在隐隐之中,我总感觉这个男孩子儒雅有余,阳刚不足。这也是朋友最为关心与头疼的事情。朋友希望自己的儿子生龙活虎般的个性,后来,通过朋友对儿子的一些日常约束与要求,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朋友是老来得子,夫妻双方对于孩子早期的教育环境自然是呵护有加,磨砺不足。凡事得给孩子制造一个框架结构,那些是可以做的,那些是不可以做的,那些是应该做的,那些是不应该做的等等,把一个活生生的“小男子汉”所需要的爆发、强大、霸气的需要范畴无形之中缩小了活动范围。这就背叛了男孩子“狂野胆大”一面的发展。

民间主张的“男孩要野,女孩要娇”正是这个道理。但如果仅仅注重一些形式的教育,而不在乎一些内在的培养,同样效果也不会达到事半功倍。笔者妹妹的儿子,全家很注重儿子早期“男子汉气概”的培育,即使一些类似于衣服颜色的选择也很在意,凡是带色的衣服,统统拒绝,他们的教育理念就是男孩子就应该有男孩子身上特有的辉(灰)派气质,包括儿子不小心摔倒,大人应该躲在一边鼓励、加油给与孩子的支持,让他自己学会坚强的面对挫折与失败。

看来敏锐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性别气质上,是很重视的。但也有一些并不在意孩子性别教育的家长,结果你发现他们的孩子,身上总是缺少一些性别角色自身所爆发出来的思想与行为举动。男孩子喜欢翘着指头扭捏作态,遇到事情总是大惊小怪,,喜欢掉眼泪,挫败感很强,独立性不强。女孩子则阳刚有余,柔性不足,叛逆、说谎、虚伪则随之而来。

按照专家的说法,这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少年”与遗传基因有关,但是后期的改正教育尤为重要。即家庭教育环境。譬如:父母一方经常出差,仅靠单性别家长的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样忽略了早期孩子心灵的疏导,长此以往,孩子在性别上自然就缺少了自身免疫能力。而这些孩子出现性别的流失,将来出现性别倒向甚至同性恋情也就不足为奇。

孩子是明天的希望,而一个性格健全、体魄健康的孩子才是真正托起明天太阳的希望。我们可以忽略任何东西,但不能忽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