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给孩子唠叨,要学会信任孩子

标签:
育儿教育家长信任自卫武器 |
分类: 元芳时评 |
礼拜天孩子的课外功课可谓是“琳琅满目”,周六上午补习英语,下午拉琴。礼拜天外加补习数学,只有一个半天是属于她自己的时间,还的抓紧做老师布置的作业。问问周边同龄的家长,几乎这样的安排同出一辙,原因是怕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太多,孩子无法合理利用时间。
仅仅是一个半天的时间,我这个做家长的还经常“偷袭”孩子是否在房间“老老实实”的做作业。如果发现孩子做作业精力不集中,会经常拿话蹭她:“格格,做作业累着了,在休息啊?”孩子也不傻。说她自己的作业已经做完。
有一次我进她的房间,她正在玩叠纸鹤。我生怕她自己贪玩,就说了一句“怎么还在玩啊?”孩子突然着急起来说“你们就知道冤枉我,我的作业早已完成,叠纸鹤也是老师布置的作业,难道不对吗?”看着孩子很委屈的样子,我马上降了半调,给孩子陪一笑脸,说怕她完不成作业,去学校没有办法交差。
孩子说:“我现在已经懂得如何完成作业了!请不要把我当作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了!”
孩子的话,让我一惊。
也许,作为一名家长,对于成龙成凤的心理太苛刻了,总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好好作业,不合理的支配时间,影响了她的学习。我却忘记了作为一名家长,更应该懂得如何理解孩子,如何信任孩子。
孩子有孩子的思维与支配能力,我们应该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合理的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家长意识”有时候是一种“长官意志”,给孩子是一种无形的压力,经常听到一些孩子在老师的回访薄上,注明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就是喜欢唠叨,以及对孩子不信任!
似乎每一个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唠叨几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长如果不唠叨,似乎是与自己过不去。在对待孩子的信任上,也缺少足够的认识,总是怕孩子开小差,贪玩,岂不知,孩子对于家长的唠叨最有逆反心理,有一些家长,也会有这样的体会说:自己的孩子谁的话也不听,只老师的话!
那为什么孩子喜欢听老师的话,而不听家长的话哪?
首先,老师讲给孩子的话,都是知识,没有一句是废话,即使开玩笑,老师的玩笑也是有分寸的。而家长就不一样了,这个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吃喝拉睡都是家长一手操办的,就避免一些多余的话,甚至一些孩子不愿意听的话,疏导给了孩子,尤其是一些家长的溺爱、加倍的关心超出了孩子的接受界限,自然就遭到了孩子的心理反对。孩子可能当时不说,但是,这些让孩子极力反对的行为与语言,随着孩子的年龄的递增,孩子识别与观察能力的增加,加上自己的判断力、分析能力和自助力,就必然会一些不同的见解与家长发生冲突,如果家长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个问题,可能就会造成幼小的孩子的心灵,产生逆反的心理。
许多家长也会和我一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缺少一个很好给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家长意识太浓,其次,就是对于孩子缺少最基本的尊重:信任。
撒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对于孩子,这是最起码的自卫武器。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撒谎,也不要惊慌,戳穿这个谎言也得需要技巧,甚至可以不及时不从正面戳穿,用一种间接的,转嫁的方式给与孩子一些暗示,此时的方式也许比直接对孩子讲他的谎言也许更能有效果。
关于唠叨,应该是点到为止。唠叨似乎成了许多家长的天性,这唠叨其实包括了很多的关怀、呵护。但也有不放心、叮咛。当孩子随着时间的增长,有了自助的能力,还是尽量减少一些命令式的口吻。
许多中小学生,更适合提出问题,让他自己解决的方式。譬如:作业写不完,你将来如何面对老师?经常贪婪的玩耍,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等等。
我相信,做家长也是一个学问,不是所有的成了学生的父母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家长也需要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当孩子成了一名真正的学生,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从零开始,做一个学生式的家长与孩子公平、互动:少给孩子唠叨,要学会信任孩子!
相关问题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