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躬行是生活最主流的品质

(2007-12-08 21:47:51)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教育杂谈

分类: 元芳时评
 

笔者曾经记得一位很成功的商人一直坚持做善事,但他的过去却很不光彩,一度在码头做着“老大”的身份,而今他的资本已经有了原始的积累,而内心却不平静,他说今天的财富没有一点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全部是社会的,从今以后他要屈膝做事躬行做人。

笔者听了他的故事非常感动,总能联想到他是一个追求千年修炼的恶魔最后终于修炼成正果的神仙。

最感动的还有他说的那个“躬行”一词。

唐朝诗人白居易一次向道林禅师请教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只回答了8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不屑一笑说“这样的道理,3岁的孩子也懂得嘛!”

禅师严肃的回答说:“3岁的孩子说得,80岁的老人却不一定行得!”白居易听后不由心下服膺,并有所感悟。

而生活中的我们很容易犯白居易一样的错误,做人的道理不难听到,也不难理解,但要真正躬行实践却绝非易事,孔子曾给众弟子说“如果学问知识,我已经差不多了,但躬行君子,我还没有做到!”包括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在强调书本学问毕竟是肤浅的,而“做人与实践”却是无止境的,因此他们的谦怀遗留给后人的就不仅仅是一部《论语》和几首旷世绝句了。

笔者相信即使是小偷或者是惯犯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问题上也会真切的告戒“做人要有做人之道!”这里的“道”当然是做善人之道,做一个真、善、美的人,若从深层次理解就是要做完人、真人,没有一个小偷或者惯犯希望自己的子女继承父业。但是小偷和惯犯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有明理的价值观却无奉行做人之道。

世无完人但有善人,二者集合其境界也许就是我们现在社会追求的和谐,包括富人的济贫也是一种良心与善举的并存,当财富累积到某一个高点的时候,最值钱的也许就是社会的公德以及遗留下的品质与芳名了。

也许有人会反驳笔者:你不要给我念这样无边际的“高调经文”了,我们还在贫穷中生存!

我说:贫穷是物质的,如果一个人精神上也贫穷就是世界上最寒碜的没落了。

我们不求惊天动地的作为,如果心存感念无限美好,对于平凡的生活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报答;对于漫长的生命就是一次最完美的履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