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民办高校何去和从?(言论)

(2007-10-15 20:07:29)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教育杂谈

民办高校

将来前途

分类: 元芳时评
 

昨天与山东经济学院的一个副院长在一起交流,谈起自己学校他还是比较赞同现在的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比较有利的,(经济学院属于山东省一类财经院校)但是对于一些民办高校,这位院长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忧郁,他甚至大胆预测:不出五年中国的一些民办高校必然会自行走向灭亡,最好的归宿也是被一些著名的高校兼并。

笔者听了倒没有感觉是骇人听闻的消息,但至少感到现在的教育体制对于一些民办高校很有冲击力,大学生读书最大的目的就是将来毕业能谋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养家糊口,可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像热锅的蚂蚁在煎烤着这些莘莘学子,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象通过大学的途径给自己的将来一个保证,可现实已经告诉我们,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已经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了,而造成这一群体院校的落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冲击。

民办高校如果与国内、省部级别的著名高校抗衡纯粹是自讨苦吃,不仅生源无处寻觅,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师资力量薄弱,社会的认可程度无与伦比。但是也不能说民办高校就到了死亡的边缘了,民办高校同样是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有这样的“尚方宝剑”撑腰,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譬如可以避重就轻,选择一些热门的专业,或者对学生的实用素质的培养更能占领市场的份额。但是民办高校与一般的商业学校还有本质的区别,许多民办高校不愿意就范与商业学校的套路,让自己的学生抛弃高等数学去学习驾驶一类的知识。这似乎有点杯水车薪之举。

但是民办高校确实存在“重击突围”的关键时刻了。去年在我省的一个非著名的二类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再就业问题上,几乎是全军覆没,市人事局的政策是在人才市场空挂半年的时间作为毕业生的缓和期限,可半年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找到一个比较正规的企业单位接受。今年的人才招聘市场上一些商业中专毕业生倒让一些中小企业比较青睐,他们看重的还是学生不用培训就能上岗的优势。许多企业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拿出大把的资金培养员工技能进修,可培养出来的员工往往又因为自己怀揣吃饭的工具利马跳槽,造成了企业的损失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时间、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

谨此看来,民办高校应该放弃自己是高等学府的“帽子”,用自己的学校制造一些更适合于类似定向委培生那样的“技能生,”让每一个毕业的学生不仅“三项技能掌握“,更重要的是他们毕业后有自己的“混饭”的本领,让企业更愿意接受他们。

民办高校的自身管理是恶性循环的终端。民办高校有一个很难治理的问题,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在一些民办高校教师调查中发现:教师队伍的主体是离退休人员和兼职教师。为什么吸引这部分群体老师来指教,不外乎有这样的几个原因,学历与职称上了高层次,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年龄老化的突出问题。没有自己固定的优秀教师,必然就是跟随着这些外围的老师的思路走,这就必然给民办高校造成了自己的局限性。

以上仅仅是民办高校的一个冰山之角,大量的问题需要从事教育专业的领导给予民办高校更多的路子的探讨与指引,保留民办高校一席之地,让教育走过产业化后有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阵地。

 

■中国民办高校何去和从?(言论)

百年教堂

 

友情提示:

本周笔者的主打文字是我的校园:感谢朋友鼎立支持,并热忱希望朋友留下宝贵意见,一待如期回访.

 

其它文字:

 

■ 高校签名活动太泛滥说明了什么

 

■ 为了孩子之间的秘密承诺,家长庇护孩子撒谎对不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