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慧能神秀坛经禅宗 |
分类: 哲学 |
三、慧能毕业论文下篇
按《坛经·行由品一》记载,慧能偈的直接结果是使五祖放弃神秀,把兴趣目标完全锁定在慧能身上,但并没有做出传衣钵给他的最终决定。
因为,禅宗的落脚点是“心”,慧能偈虽然以“空”的境界淘汰了神秀的“有”,表明他已入佛门,可涉及的都是菩提树、明镜台、物、尘埃等心外之物,惟独漏了个“心”。未能“明心”,如何“见性”?还没有登堂入室悟得禅意。而且,慧能偈高扬“空”之大旗,以“空”横扫万有,如果此时请他全国巡回演讲,肯定场场主题都离不开个“空”字——什么“空法大义”、“人生空空”、“四大皆空”、“悟空得道”之类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仍有执着,执着于这个“空”,何况五祖呢?
所以,还要进一步点化他。
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坊,见慧能正在舂米,便说:“米饭做熟了没有啊?”
慧能回答:“早就熟了,只欠晃一晃了。”
五祖便用手杖在碓子上敲了三下。慧能即刻领会,知道五祖要给他开小灶,而且是在夜里三更时分。时辰一到,就跑到五祖房间里去了。
如此神乎其神的师徒沟通,让我等凡夫俗子看了真是愧之又愧。如果把我换在慧能的位置,无论如何不会明白老头敲三下就是让深更半夜去找他的意思。也许这就叫默契,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许是后辈为增加广告效应而包装渲染出来的夸张情节。
当晚,五祖为慧能讲解《金刚经》。快讲到一半时,慧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茅塞顿开,言下大悟,说:“原来一切事物之区分,都来自于本性自心呀!”
这句让慧能醍醐灌顶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住”可以理解为“执着”。你的心应该随时随地变化而无所执着,如果把心执着在空的境界上,那已经错了,和执着于名利金钱等并无实质区别。禅心为空,亦为不空。心随事而起,此为不空;事去而息,此为空。用《菜根谭·闲适篇》里面的话说就是: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于是慧能向五祖递交了毕业论文的下篇:
不想自性本来就是如此清净的呀!
不想自性本来就是没有生灭的呀!
不想自性本来就是自己圆满的呀!
不想自性本来就是不动不摇的呀!
不想自性本来能够生出万法的呀!
五祖听了,知道慧能已经悟见了本来面目,就说:“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心,即使学法多闻也是没有益处的。若是认识了自己的本来心地,见到了自己的本来自性,即可以称为调和驾御万物自然的大丈夫、天上和人间的导师、觉行圆满的佛。”这才把衣钵传给慧能,并当晚就把他送走了。
四、平常心是道
人家衣钵都拿到手了,估计读者仍然一头雾水:慧能到底悟到了什么东西呢?简单来说,就是要用一个无干扰的清净平常心面对待一切。
“顿悟”是教学法,“平常心对待一切”是教学目的。由此构成慧能之后南禅宗兴旺发达的教育体系。
不妨通过后来禅宗的诸多公案来理解慧能的开悟。
赵州从谂禅师问南泉普愿禅师:“什么是道?”南泉回答说:“平常心就是道。”(《景德传灯录》)
那什么是平常心呢?
如果你试过失眠,一定是因为纷纷扰扰的思虑太多了,该睡觉的时候还想着别的事,不用睡觉的心态睡觉,就不是平常心了。再看一段:
有和尚问:“什么才是平常心?”长沙景岑禅师说:“要睡就睡,要坐就坐。”那和尚说:“学人还是不能领会它的意旨如何。”禅师说:“热了就去乘凉,冷了就去烤火。”(《五灯会元》卷四)
还有更难听的说法:该拉屎就拉屎,该撒尿就撒尿。但绝对是真理!
各位禅僧,学习佛法无须特别的用功。只是能做到自然而然地做事,不乱用心思就可以,像屙屎送尿,穿衣吃饭,困了就躺下睡觉,便可以了。愚蠢的人笑话我,真正有智慧的人则能了悟其中的道理。(《临济语录》)
印度佛教认为,人之所以有痛苦烦恼是因为有七情六欲,惹要去除烦恼,必须去除欲望。中国的禅宗却认为,七情六欲不是罪。困了想睡觉,是欲望,想睡就睡,何来痛苦?饿了想吃饭,也是欲望,想吃就吃,何来烦恼?只有睡不着吃不香才是痛苦烦恼,根源在于睡觉吃饭之平常心受其他思虑干扰,不再单纯清净。所以,庸人自扰,只要能用单纯无扰之心面对七情六欲,“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就是佛,就是人间天堂。用不着等着死后升天堂,也用不着八戒十戒戒得人生空空如也去当和尚。
禅意浓重的《菜根谭·养性篇》中有一段话,把此境界表达得很清楚: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意为:没有清风明月和花草树木就不成其为大自然,没有情感欲望和生活嗜好就不成其为人。只要能以自我的心来操纵外物,而不是被外物奴役自己,则一切嗜好欲望都会成为自然的天赐,所有情感体验都会变成理想境界。
神秀说:“莫使惹尘埃。”他错了,世间的七情六欲如何是“尘埃”?如果你把它看成尘埃,当作痛苦,那是你心里有病。慧能说:“何处惹尘埃。”境不缚人人自缚,只要本着一颗清净圆满不动不摇的平常心,治好心病,人间一切成美景。难怪五祖要把衣钵传给慧能。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纯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也以此为标志诞生了。
按现在的职业分类,禅宗应该算是心理治疗学派、心理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