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炜,证明的底线

(2010-01-06 10:14:11)
标签:

刘炜

上海男篮

cba

姚明

篮球

体育

分类: HIP-BALL

刘炜作为控球后卫,一直就没有和争议脱开关系。

最早进入国字号的时候,他年轻而冲动,对于他的风格,很多人存在质疑:场上视野不够开阔,传球意识不够主动,甚至在没有遇到压迫性强的防守时也没有那么坚决,这些刺耳的批评声音响起的时候,似乎全然忘记刘炜当时只有22岁。以22岁的低龄成为中国男篮先发控卫的,刘炜是第一个。众所周知,这是场上最需要经验和资历的位置,22岁能否承载场上的压力和全队的重任,根本就是个疑问。而在当年,中国男篮接连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和釜山惨败,整体备受责难的情况下,刘炜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回头再看上海男篮,这支本身缺乏核心领袖的球队,即使在拥有姚明的短暂几年,也没有真正确立精神领袖。我一直认为这是上海城市属性使然:易中天先生的《读城记》称上海为“滩”,也就难以以常态围绕着某个核心做事,大多各自为战,利驱众人各自飞。于是刘炜始终没能真正在球队明确自己的核心位置,夺冠前是年龄和资历不够;姚明走后则是军心涣散,球队状态一落千丈。上海队的经济实力和比赛能力并不理想,但他们一直是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唯一在国家最高水平联赛中拥有一席之地的男子篮球队。不同于足球里的上海申花和上海国际,也不同于另一座国际化都市里曾经的北京首钢和北京奥神。作为上海男篮的代表,刘炜在姚明离去后担任球队队长,自然站在众人关注的焦点,而这绝非证明他已经是球队的核心和领袖;他只是这支球队唯一入选国家男篮并长时间担任先发的球员而已。

刘炜并非不想证明自己,他签约经纪人沙伊峰,希望通过市场开拓成为上海滩篮球新的形象代言人,这些都是可以被公众接受的事实,只要他所有的行动都和篮球有关。作为球员,其他各方面因素即使再绚烂,也不如在球场上取得成绩对个人品牌提升来得直接而迅速。刘炜的确每一年都积极寻求提高:2003年随中国男篮在哈尔滨亚锦赛夺冠;2004年前往萨克拉门托国王试训并征战中国赛;2005年再助中国男篮多哈亚锦赛夺冠;2006年参加澳大利亚男篮全明星赛……他的确不放过每一个能够提高自己实力和知名度的机会,于是在2006年日本世锦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还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对抗能力和外线攻击性的确有所提高;从而也顺其自然的成为中国男篮仅次于姚明之后的第二广告大户。你可以看到他频繁出现在时尚杂志﹑网络新媒体以及街头广告牌上,俨然社会新红人。

但即使如此,刘炜依然无法取代姚明在上海篮球界的地位,由于上海队的成绩使然,他甚至还没有机会成为球队的核心,直到姚明接手这支球队。我当然知道你会联想到赛季前的薪金风波,但我并不想揭示最后的解决方案。你是否觉得这是刘炜渴望得到认可和证明的一种方式?刘炜当然明白,转会任何一支球队恐怕都不如留在上海能带给他的机会多;而公开意愿更是会将自己逼到退无可退的境地。所以除了在球场上证明自己,刘炜没有其他任何机会和方式。

于是新赛季开始后,刘炜不停地证明自己在这支球队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连胜开始后,他的确是在不停地想方设法地将整支球队团结在一起。你可以看到小卢卡斯在鞋上写着“刘炜我挺你”,你可以看到年轻球员已经开始随时准备接到他的传球。刘炜非常清楚:这个赛季,就是他证明自己的底线。

在他坐镇主场等待击败西北强豪新疆前,姚明在接受国家网络电视台的采访时坚定地说:“我坚信刘炜是这支球队的核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