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精彩球评 |
分类: HIP-BALL |

关于慈善赛的问题,善举和球队影响力基本已经说透了。但总觉得还有什么东西没有说尽,这篇文章就当是缝衣服用的补丁或者磨墙缝使的水泥,把这场足以在中国篮球发展史上划进里程碑的比赛概括完全,也好为下次的姚明慈善赛抑或王治郅慈善赛、易建联慈善赛做个参照。
体育和娱乐的完美结合之于篮球莫过于两项:全明星和慈善赛(请原谅我把街球刨除在外,因为我认为街球和篮球已经不能算做同一项运动了)。全明星之所以能产生更多挑战性是因为还有一个MVP的奖杯在那里等着,而入选全明星队这样得到官方和舆论认可的荣耀也能刺激球员的荣誉感和虚荣心。于是在CBA当中全明星也多了些实战的味道:君不见李爱军在2001年全明星赛为了防守一把将作为对手的吉林队友罗德-格里格尔一把拉下;君不见丁锦辉2007年全明星赛先犯张劲松后伤朱芳雨,全是常规赛乃至季后赛路数。这样的娱乐赛事,显然是有些变味。要让大伙看得高兴,既不能像寻常比赛一样咬碎钢牙无所顾及;又不能像教学训练一般无所事事状态迷离。职业高手,本就应该能控制比赛的感觉。
所以慈善赛给了全明星赛很好的启示,这样一场娱乐当先的比赛不是让你松松垮垮,某种程度上球员恐怕要更加拿捏得当,找到合适的手感和球场感觉才能让比赛顺畅进行没有任何拖沓繁冗的元素存在。
姚纳慈善赛当中,变换比赛模式固然是卖点之一,但真正能让观众和球迷更好欣赏比赛的还是球员对比赛的态度,当然这其中主要是NBA球员的态度。既然打了就一定要打到极致,展现自己最闪亮的一面才是正道。于是在安东尼如风的出手、戴维斯令人眼花缭乱的空中胯下换手以及纳什精准的制导传球之后,中国男篮似乎终于明白了自己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这场比赛。不用太多赘述快攻完成的过程,因为当所有人都享受这个过程的时候,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篮协也可以在场边观战的同时好好想想本就是秀场的比赛场如何能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姚纳慈善赛本就是两个人发起并最终承办的比赛,如果抛开纳什自掏腰包负担了私人包机费用这部分因素外,所有费用和比赛相关事宜全部由姚明以及他的经济公司一力担承下来。虽然过程和细节略有忙乱,但从整体效果来看还是令人满意的。篮协所归属的篮管中心本身具备官方效力,同时又有下属相关经济实体。在这一层面上本应做得更为到位一些。体育娱乐并非是随便拿两个NBA全明星球迷大会的项目,再叫一群球迷戏耍一下那般简单。体育娱乐要求的是比传统专业体育更高的专业性和投入程度,这便是中国篮球第一次慈善赛所能留下的最现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