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精彩球评 |
分类: HIP-BALL |
终于迟来地继续回忆一下姚明纳什慈善赛的情况了,很是抱歉连载隔断比较长,让各位等久了。至于在此时写这篇东西,也不算没道理,因为在此前一天进行的中澳对抗赛中,中国队被CJ布鲁顿率领的布里斯班子弹头队以93比92翻盘,而且还是最后时刻的绝杀。这是姚明和尤纳斯在2007年奥运备战中真正合作的第一战,其尴尬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回头想想姚纳慈善赛颇有可比之处。
首先解释一点:姚纳慈善赛的确是表演赛,但球员表现并非迷离于球场。除了姚明有一次在篮下三投三不中的尴尬引得全场哄笑之外,其余攻防均在流畅中进行,没有丝毫拖沓抑或迟疑的过程,刘炜发动快攻的意识以及孙悦投入快攻的感觉可以算是全年最好的一次,这样的情况单凭慈善赛无压力是解释不通的。球员本身并非缺乏实力,而是在过去的若干场比赛中缺乏求胜的欲望。谁说慈善赛不是正规比赛?谁说慈善赛不见真刀真枪?球员只是面对名气超出今夏任何一个对手的球队,加之主场作战,把求胜欲望和挑战欲望像一盘海鲜刺身大杂烩一样狠狠地扔到了台面上,于是尽管慈善之星迟到半个小时,大家仍然品得津津有味。可问题在于:这和教练似乎没什么关系,就像海鲜刺身拼盘味道再诱人,也没人夸厨子……
尤纳斯在国家队长期集训当中,客观地说,仍然保持了一个高水平教练所具备的认真与严格,在对球队整体训练和单个球员的特点培养方面有自己执着的要求。但是他时而的固执和时而的苛刻却逐渐开始侵袭着队员对比赛的态度。起初这并非来自老尤,而是源于队员从未经历过如此长时间的国家队集训,单调的训练生活和枯燥的训练程序让队员的厌战心理持续攀高。加之球队核心姚明基本无法与球队合练,尤纳斯的07备战计划几乎完全变质、恶性循环周而复始,让他把本就暴躁的情绪发泄出来,使得球员更加厌战。
压力,本就是比赛成功的一剂毒药,只有能力超群的人才可以把它变成动力,但脆弱而敏感的中国男篮此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于是慈善赛的模式引导了中国男篮今夏最成功的一场比赛,既叫好又叫座。外线投手明确自己的跑位和投突结合的时机;组织后卫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动在上古时期还属于中国男篮的高质量快攻;至于内线,请原谅我把他们算作是最差,虽然他们的表现和奥运会世锦赛被我们评为最佳时没有任何区别。
仅就目前而言,慈善赛应该大办,以缓解中国男篮那绷紧到几乎绷断的神经。仅就比赛质量而言,慈善赛和所谓的对抗赛没有本质区别。那么为什么不能在那些对抗赛中实行战术上重视,态度上轻松呢?奥运大战在即的确马虎不得,可是平常的那些热身赛和对抗赛,何必同志您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