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王霜舟:与2003年那场非典公共危机相比有不同吗?
王微:大为不同。中国人知道公共危机的概念是从2003年那场非典开始的,但是上升到战略层面研究危机的管理、处理是从松花江污染开始的。如今在意识、预案多个方面,今非昔比,进步是显然的。
衡量公共危机的管理实战能力,主要有三个,资源保障(能力)、指挥体系(完善程度)、信息发布(状况),三方面经受了考验。
在意识上,国家一开始就定了目标,通路、通电、安民,就有了与这场暴雪全方位作战的意识。从总理到其他领导人亲自在前线督战。
预案上,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预案主要得益于2006年9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发的《中央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7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突发事件应对法》,面对危机,政府与电力企业都有有了预案,有预案比没有预案要强。美国的9 11事件中,布什总统表现差强人意,但是预案完全起到了作用。华盛顿制空权的控制、总统等要人的保护、联邦机构的互动等派上了用场。中国也不例外。
王霜舟:暴雪危机的优点与不足,从粗线条来说,你觉得有那些?
王微:在资源保障上,交通恢复、能源储备、财政拨款等有条不紊,物质供应还不够细致,诸如湖南郴州多个地区一根蜡烛买60块,有高速公路上,一根防滑链卖到300元,一双高帮胶鞋卖到120元。保险公司的赔偿范围就目前来说还是有限的,可以从中受到启示,大力发展公共危机中的保险作用。
在指挥体系上,军队武警也参加了作战,提高了实战能力。电力行业被人们看作垄断行业由来已久,曾经因为“一个抄表工年薪10万” “审计员审计电力被陪酒死亡等”而处于尴尬的境地,在暴雪危机来临后,树立了负责任,为国家为民生而战的形象。但是在非政府组织上、自愿者介入上,面对如此之大的危机,慈善机构、自愿者规模不够、深度还谈不上,比不上香港和美国。这是今后一个重要的鼓励发展的方向。春节放假上,是否可以延长几天,值得商榷。
在信息发布上,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开展了迎战暴风雪的直播,包括航班天气等发布、湖南郴州市委市政府的道歉也非常及时。但也还有一些不足,比如现场缺少专家的点评与咨询式的解读,央视在连线黄山的记者后,黄山的记者几乎为黄山做起长段的广告,没有导播切换。对物质匮乏的信息答疑解惑现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