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危机
联想是否能从优秀到卓越,能否登上PC之巔,必须正视与王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必须来一次认识的洗礼:如果仅仅把戴尔只看作渠道模式的创新,渠道份分销改成直销,那永远也走不出围墙:7天电话交货戴尔行,联想不行,即使挖来戴尔的高管,也照样不行。联想的“心病”也就永远消除不了。
联想的认识应该来一次革命:戴尔是供应链模式的创新,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PC消费模式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渠道创新。而供应链模式创新就不全是运营问题了,它包含了更具战略意义的深远内涵。戴尔的千种专利无不是流程上的,供应链模式上的,这一契而不舍的创新与发明代表了网络时代消费者的需求,高度切合用户并尊重了大众消费者的需求。
4P理论已经“过时”,对竞争对手的盯捎不应该仅仅限于价格产品促销渠道,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盯捎,尤其是对对手核心竞争力的盯捎。联想如果总是与戴尔在某一个环节玩,在投机与作秀上得手,胜利于某些品牌技巧,什么深谙“反间计”、“釜底抽薪”,抓住“雪糕”事件、“邮件门”事件、“戴尔诅咒”事件不放,挖几个管理者,那双方就不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供应链模式创新的结果,不仅在于成本降低,速度加快,一个深层次的结果是与用户零距离的接触,深挖客户价值创造,有直接的用户体验,最先感知客户需求的变化:用户需要什么,他就卖什么。戴尔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确是客户想要的,价位最适合客户的。作为PC产业的颠覆者,戴尔以高速奔跑打败了IBM、康柏、惠普等等巨头,以惊人的效率第一的生产流程、零库存、销售模式等稳踞市场霸主地位。对戴尔来说,它对掌控PC的能力绝对充满自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戴尔在与谁谁的对抗中,伤了元气。
戴尔的品牌在中国没有软着陆,那仅仅相当于手术中的谰尾炎。而联想要学习戴尔的变革,就是一场革命,一次大手术,心脏性的手术。大手术是要有风险的,联想是否敢学,是否可以停下来某些局部,停下卡车开轿车,手术是否能够成功,都值得联想的高管门思量再三。而后面的问题还是更大的烫手山芋:“直销”不是想学就能学的,它没那么简单,那不是打个电话,说要什么样的机器,“照方抓药”就行了——远没那么简单。否则谁都干了!“直销”是一个系统工程,后台的强大的执行力,流程的每时每刻的创新,坚定不移的持续的创新,它要求每时每刻都要和客户零距离。需要厂家要与客户有着同步的市场眼光,甚至要比客户的眼光还要长远。在非常了解自己客户的基础上,从需求、服务、价格、解决方案等方面为客户服务。而不是做好了几种十几种产品,或者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比较好生产的产品提供给客户。但做这一切尝试的前提是:联想必须意识到双方的差距是本质性的,是供应链模式的不同,而不是4P中的某一P。“需要一次毁灭,才可能获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