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游戏作文教案:哑剧表演
(2008-06-27 15:16:10)
标签:
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小学作文教案作文指导 |
分类: 小学作文指导 |
(动作描写专题)
I
1.学习例文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2.通过活动——哑剧表演,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并为动作描写的习作训练提供写作素材。
II
III
1.
2.
IV
活动目的:1、组织课堂活动:哑剧表演,指导学生观察活动中的人物。
2、学习“抓人物”写具体和“分步写”写动作的方法,将活动过程写具体。
教学准备:1、课前训练一名同学表演举重。
2、课前准备一斤面粉和一个脸盆。
3、通知学生穿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时装表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近来天气干燥,老师的嗓子痛得不得了。接下来的作文课,我们就来上一堂老师不说话的课。希望同学们能好好配合。
二、出示观察要求:
1、既然老师不说话,那就由同学表演吧。
什么表演呢?待会儿就知道了。
小黑板出示表演要求:
认真看:表演的同学的表情和动作。台下的同学的表情和动作。
细心听:场上有什么特别的声音?
用心体会:你当时想到什么?(感受)
不准说话:不准下位,可以鼓掌。
三、老师示范表演:——洗澡
1、表演开始:重点突出动作:试水调温——洗头(散开头发、淋水、挤、洗发液……)
2、让学生猜是表演的是什么?
四、组织学生表演。
1、你们想表演什么?指名上台写。
2、挑举重的同学表演。
3、组织集体表演:跳长绳。
4、自由发挥:时装秀。
五、作文指导。
1、刚才我们的表演,演员都没有台词,也没有旁白,全是靠演员的动作、表情来表达演员的意思,这样的表演叫
(板书:哑剧)
2、你能用一段话将刚才同学所进行的举重表演写下来吗?
3、挑一名同学的朗诵,作示范作文。
将句子板书在黑板上。
指导学生按:看——听——说——想——感的顺序将表演写具体。
注意:①表演者与观众的交叉描写。
②描写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取舍。
③动作的分解:动作一:腆着肚子摇摇晃晃地走一来。
动作二、摇头、耸肩。
动作三:抹滑石粉
动作四:吸气、下蹲、提杠、鼓腮、喘气。
动作五:呐喊、举杠、摇晃。
动作六:响哨、丢杠、起跳、拥抱、欢呼。
4、学生按要求自行修改这一段。
指名谈体会。
六、提示作文要求:
1、自拟题目,要求新颖、贴切。
2、围绕题目确定写作重点。
3、将活动过程写完整、写具体。可以精选一两个场面写,也可以写三个场面。
附:他山之石
哑剧表演作文教学设计1
教学理念
1、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写作的依据和材料,初步培养学生能够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事,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教学策略
小学生还不具备通过感情的追忆,唤起已经过去的热情和体验已经逝去的情绪,而游戏常常使让孩子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容易激发写作的热情,刚刚发生的、在大脑皮层还留有极为深刻的印痕便于感情追忆。所以,让孩子作即时即地的记叙,既避免了他们难于进行感情追忆的弱点,又可较轻松地落笔,记叙即刻发生的事情,弥补了小学生“懒”于、难于搜索感情和形象材料的特点;事先设计并请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给他们造就一段生活,然后再请他们“趁热打铁”记下这一段所见、所闻和所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在游戏中渗透积累素材的方法。
3、通过即兴写作,初步建立写作和生活的反映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明游戏规则。
我们在这节语文课上做一个游戏,只有一条规则:不许说话。
大家在不说话的时候,老师也不说话。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哑(
老师伸出两个手指,向大家招招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填空。
二、师生共同游戏
1,跳长绳
“同学们,今天上课的时候,你们不许讲话!”
大伙儿都笑了,“当然,当然。”他们挤眉弄眼地说:“上课时间,不能讲话。”
“什么!”“老师也不说话?”“那怎么叫上课?”“太奇怪了!”“哑巴课!”如此你一言,我一语,持续了两分钟都没有消停。
“能不能做到?”大鼻子侧着脸,问道,“我可是保证从现在开始到下课前,决不开口!” “我们也没问题!”小家伙信誓旦旦。
特别看了看班上的几个小淘气,只要他们几个能遵守规则,游戏就没有问题了。“老师放心,别人能够做到的,咱也能够做得到!” 他们也真诚表白。
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和一个问号:“做哑?”然后伸出两只手指,向大家招招手,举着粉笔向大家示意。他的手势语言,大家都看懂了。
老师用夸张的动作假装从地上捡起一根长长的“绳子”,然后“一头”交给一位高个子,“另一头”交给另一位小个子。两个小家伙捏着这看不见的“绳子”,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抓住其中一位的胳膊,帮助他似乎是用力的“甩”着圆圈。同时,还示意另一个同学也朝同一个方向甩动。
这时,全班同学都明白了——“跳长绳!”“跳长绳!”教室里出现了轻微的惊叫。
这个大小孩跳了十次以后,钻出绳子。请了五个同学“排队”“跳长绳”。没半分钟,似乎不过瘾,又把全班四十个同学一起叫上来排队跳起了“8”字。
2、游戏——拔河比赛。
大鼻子开始“导演”第二段“哑剧”:“拔”没有绳子的“河”。
为了突出夸张的戏剧效果,“拔河”的一方大鼻子请了张呈。她长得瘦瘦的、矮矮的。而另一方呢,却请了十个又高又大的男同学。照常人看来,这可绝对不能算是敌手——力量太悬殊了!可是,他偏偏在黑板上注明了五个大字:“必须女同学得胜!”
接着,他又在黑板上写了“裁判?”二字,表示要请一位“裁判”上场。这个光荣的任务落到了蒋子威的头上。他挺了挺胸,像黑猩猩似的捶了捶胸脯——这是他兴奋时的激情表露——走到黑板前拈起一支粉笔头,放到嘴边,鼓起腮帮子,用劲一吹,比赛开始了!
张呈真是好样的,她的前脚伸得直直的,后腿曲得弯弯的,似乎手里真的有一根“绳子”。一边拔,还一边喘着粗气。
那十位男同学更是乘机着实表现了一番,他们被“拔”得东倒西歪,“溃不成军”,上气不接下气,终于“支持不住”,干脆“唰”地都倒在地板上,起不来了!
(1)第一轮比赛。老师伸出五个手指,分别请五位男女同学上来,教师板书“裁判”两字,表示还需要一位裁判。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时,各自队员要“使出”所有的劲。其他同学都是拉拉队。
(2)第二轮比赛。老师伸出一个手指请一位女同学上来,另一方呢,是好几个又高又大的男同学。
板书:冠军——女同学。
又想出一个单人演出的“哑剧”内容——“举重”,并且要求同学们上台表演。
3,举重
因有前面的铺垫,这回举手的倒是不少,往下看去,居然还有十来个女生!大鼻子心头一喜:如今有女子举重运动,巾帼不让须眉呢!
这回请上来的叫王其。她上台来时满面通红,仿佛已经负重多时。
王其瞥了一眼杠铃,颇有不屑一顾的态度。接着,在杠铃的两端又挂上足有汽车轮胎那么大的“铁滚子”。去粉笔槽里抠了一些粉笔灰,权当举重运动员用的干燥手心的“镁粉”,放在手里搓了搓,再往手心里吐了吐吐沫,扩扩胸,曲曲腿,量了量铁棍的距离,然后,猛吸一口气,把“杠铃”慢慢地、慢慢地举过了头顶!
这一系列出色的表演,引得全班一片惊呼。正在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她却因“力不从心”,“杠铃”从她的手中“滑”了下来,还“砸”痛了她的脚,一瘸一拐地下了台。
王其的卓越演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有人还把两只手指塞在嘴巴里吹起了尖利的口哨。
哑剧,就是夸张,夸张才有意思。要做得像!
看到班级纪律得不到保证,灵机一动,将一张稿纸三摺成卡片模样,找到红、黄粉笔各一枝,先将红色涂抹了卡片的一面,又用黄色涂抹了另一面,做成了一张红、黄牌。
刚才他就在蒋、张二人面前亮了一亮黄牌,同时,又 “不小心”将反面的红排也露了一露。这一招立刻奏效。很显然,小调皮不愿被红牌“罚”出教室,开始安静下来。
哑剧结束,带给孩子们从未有过的情绪和一肚子的话,只可惜有言在先,不能交流,正不知从何发泄!
大鼻子深知一个人有情绪却又不能表达一定十分难受。此时,只见他不慌不忙在黑板上写道:请把见闻和感受写在作文本上!就在他写这几个字的时候,八成孩子已经展纸挥笔了。
三、学生说说此时最想说的感受
1、学生说说此时最想说的感受。
2、说说游戏内容A、跳绳B、拔河比赛C、举重、打乒乓球。
自找伙伴,说说其中一项游戏过程3、全班交流。
四、学生任选一项作文
2、学习习作交流。
哑剧表演作文教学设计2
游戏作文:快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