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唐吉可德》改编自西班牙小说《堂·吉诃德》,原作者塞万提斯创作的目的在于抨击当时西班牙社会流行的骑士小说,辛辣地讽刺了骑士小说对于读者心灵的蛊惑,让读者冲昏了头脑,整天沉醉于幻想之中。《堂·吉诃德》并揭示出教会和统治阶级的专横,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这是一部具有伟大现实意义的小说。阿甘导演勇敢地将西班牙的小说移植到了中国古代,将唐吉这个人物塑造成一个沉迷于武侠小说的疯癫之人,仍然是在披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移植手法很不错,更让人惊喜的是影片运用的3D拍摄技术,让华语古装片的视觉效果更上一层楼。
《唐吉可德》的内容很广泛,影片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唐吉,字可德,是一个已经被武侠小说灌输到分不清现实与梦境的人物,这样的角色当然和原著一般都是被给予批判的态度。人不可能天天活在梦境之中,那样是非常危险的(参见《盗梦空间》)。人可以有梦想,但是不能有白日梦,可惜唐吉可德天天活在白日梦当中,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人。
《唐吉可德》这部电影因为主人公天天沉醉在梦境之中,电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要表现他眼中魔幻般的世界场景,比如一群羊化身为妖魔鬼怪,大风车成为千军万马,在电脑特效绘制的场景中,这些画面还是具有一定看点的,华语古装片完整的以3D形式上映,《唐吉可德》还是第一部,具有开拓意义,当然在技术上难免和好莱坞要比较一番,虽然和好莱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相对于成本的差距来说,《唐吉可德》做的目前的程度已经的华语片的最高水准了。
影片值得让人赞赏的是片中营造的山水画氛围,电影搭建了很多山川楼阁的场景,后期还配上的电脑绘制的3D画面,之后再辅佐以中国古典音乐,导演还特意让影片的山水画面接近于古代的水墨画风格,让影片整体呈现出一种古典美学的气质,在3D银幕上看这些画面,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阿甘导演在尽自己的能力把一部3D古装片做到最好,影片在技术上仍然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但是阿甘毕竟是迈出了华语片3D化扎实的一步,这样会使得今后的华语3D电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提升,让华语3D电影一下子就提升到世界顶级水平也是不现实的,在现有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做到最好,那就是对华语电影3D化做出的最大贡献了。
《唐吉可德》有喜剧的元素,也有武侠片的元素,这其实也是一部大杂烩式的电影,商业片就应该在一部作品中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样才能让电影看起来更加有趣。《唐吉可德》秉承了原著的批判精神,在影片中对盛行已久的武侠小说也在不遗余力的进行讽刺,除了主人公唐吉可德自我幻想成为大侠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角色都被武侠小说所迷惑,每天都在幻想中和自己较劲。影片中发生在客栈的一段情节,就是通过表现那些被武侠小说整的晕头转向的一大群人,来折射出这种通俗文学的负面影响力。笔者早年间就听说过有人将金庸武侠当为真事儿,外出巡游意图遍访名师成为武林高手。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痴迷,可惜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总会有那么几个钻牛角尖的人物存在,唐吉可德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阿甘是一个出色的商业片导演,他执导的喜剧也是自成一派,《大电影》系列、《高兴》都有他本人鲜明的风格,特别是《高兴》还尝试了歌舞喜剧片这个类型,在市场中的反响同样很好。《唐吉可德》有两个阿甘的第一次:第一次拍古装片,第一次拍3D电影。两个第一次同时实现,而且还重金砸下1千万美元,影片中搭建的场景非常昂贵,还全程使用3D摄影机拍摄,不是那种前期拍摄时2D电影,后期转为3D的“伪3D”。《唐吉可德》的3D质感还是足够的,故事也非常饱满,情节的发展始终憋足了一股劲,在最后的高潮段落上也给出了应有的劲道。很多电影往往是开局很出彩,到了后面就慢慢泄气,这源自于导演到了后面越拍越累,最后往往有敷衍的嫌疑。但是《唐吉可德》没有,能够从头到尾都保持着生动表现力的电影,需要导演始终如一的坚持着旺盛的工作能力,阿甘还是做到了这一点。
在一片山水意境的画面之中,因武侠小说痴迷的伪大侠唐吉可德,稀里糊涂行走江湖,靠的全是运气和浑气,即使这个过程有磕磕绊绊,但唐吉可德最终还是实现了他的种种抱负和理想,其实有的时候疯狂之人往往是离成功最接近的,只不过他的疯狂可能是迈过了成功,也可能是还没有达到成功,反正都是一步之遥了。
崔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