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拉拉升职记》:徐静蕾跻身一线导演

(2010-04-14 10:18:55)
标签:

杂谈

 

        《杜拉拉升职记》:徐静蕾跻身一线导演

徐静蕾是演员出身,做导演从2003年的《我和爸爸》算起,至今也有7个年头,期间还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梦想照进现实》两部作品问世。徐静蕾之前非但不算是高产的导演,并且还是一个没有太强市场号召力的导演。她并不去迎合市场,不管《我和爸爸》也好,还有《梦想照进现实》也罢,都是文艺性较强的作品。尤为值得一提的就是《梦想照进现实》,这部影片前后出场人物不到5个,98%的时间都是两个演员的对话,像此类实验性较强的电影,在市场上自然没有太大收获,但也能看出徐静蕾的艺术勇气。

 

2010年春季档,《杜拉拉升职记》强势登陆各大院线,这是徐静蕾第一次明目张胆地向商业片靠拢。之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虽然有点商业气息,但谈不上是真正的商业娱乐电影,毕竟这部改编自外国文学作品的电影仍然是主打文艺牌。《杜拉拉升职记》则完全不同,电影不仅邀请到了好莱坞的设计师来监督服装设计,还邀请到了黄立行、莫文蔚、李艾、吴佩慈等偶像明星的加盟,并且这部电影还是改编自近两年流行的同名职场小说。有这么多名牌和硬件设施保驾护航,《杜拉拉升职记》毫无疑问就是冲着高票房去的。

 

纵观《杜拉拉》的全片,电影轻松、幽默、诙谐、时尚、华丽、动人。一部都市时尚剧应有的一切,《杜拉拉》全都包括了。徐静蕾这次非常用心地去考虑市场,拍文艺片是要考虑自己对于电影的感受,而商业片是要站在观众的立场考虑如何拍电影,这样才能取悦观众。所以文艺片难得有高票房,而商业片往往很轻易的就会成为市场的宠儿。有些观众不太理解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区分,其实只要看看徐静蕾的导演作品表就能一目了然,她的前三部作品几乎都是从自我出发的电影,比较符合她个人的喜好。《杜拉拉升职记》完全是为了让观众开心愉悦的影片,导演的个人风格就少了很多。

 

单从商业片的环境来说,中国比较成功的商业片导演较少,而其中女性商业片导演更是稀缺,徐静蕾和《杜拉拉升职记》的出现无疑是增强了女性导演的力量。作为一名女性导演,《杜拉拉升职记》确实非常适合由徐静蕾来拍摄,因为她能够抓住原著中的那种细腻的感觉,特别是对于服装和感情戏的处理,徐静蕾的导演触觉显然要比很多男性导演要敏锐。凭借这部出色的都市时尚电影,徐静蕾已经可以跻身于国内一线导演之林,如果她以后专心做导演的话,可以考虑少点在台前演出,这样有助于提升作品的整体实力。

崔汀/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