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不朽与没落

标签:
杂谈 |
《梅兰芳》好吗?这是许多观众特别关心的问题,究竟这部电影值不值得到电影院中欣赏?它会不会遭遇像《无极》一样的口碑滑铁卢,很多疑问萦绕在影迷和普通观众的心中。这部电影汇集了黎明、章子怡、孙红雷、王学圻等等新老影视明星,耗资近亿元的奢华打造,故事描述的是京剧界的天王巨星,永远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无论是从台前幕后的阵容,还是从描述的人物故事来看,《梅兰芳》这部电影绝对是2008年年底的一部重头戏,但是它的艺术质量和娱乐效果是否堪称一流呢?想来看过应该都会说好,之前也有很多影评人提前观赏了这部影片,大体上都认为该片无法超越《霸王别姬》,但仍然不失为是一部杰作。
成就的不朽与没落
梅兰芳是什么人?可能很多90后还不了解,甚至于70后、80后的朋友对这位艺术大师也是知之甚少,他不仅仅是一位京剧大师,他的成就也不仅仅是将京剧介绍到全世界那么简单,在笔者看来,他最重要的成就应该是提高了旧社会伶人的地位,京剧艺人在旧社会是下九流,他们自己也不敢高看自己一样,大多数伶人活得没尊严,就算成了角儿,也万万不敢趾高气昂,稍微有权有势的人都会轻视或侮辱伶人,他们在显贵眼中就是个一文不值的戏子而已。
《梅兰芳》电影开场就画龙点睛式的将京剧艺术的社会地位表现出来,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胡琴表演艺术家,因为在宫中一次礼节上的失误,导致被宫中太监的鞭打,还特意羞辱似的给他脖子上带了一副纸枷锁,让他疼了也不敢乱动,挨打了还得叫好。这就是伶人的地位,最受轻视但又最受追捧的奇怪地位。虽然他们是下九流,但随时可以接近达官显贵,甚至可以在慈禧太后跟前表演,但他们随时都可能会被显贵们处罚抽打,没有人会为他们出头,连寻常老百姓也未必能看的上戏子,但成了名角儿的戏子却往往受到万人仰慕,这就是旧中国戏子的奇特境遇。京剧表演者每天都是如履薄冰,他们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座儿(观众),唱得不好就有喝倒彩,一点差错都不敢有,台下三教九流样样人都有,哪一位都是戏子的爷。用现在的话说,观众就是上帝。
戏子没有地位和尊严,他们虽然可以拥有财富,但换不来人们的尊重,即使像《梅兰芳》中的十三燕,他甚至还得到过慈禧太后黄马褂的赏赐,荣耀在当时的京剧艺人中无人能及,是北京城首屈一指的名角儿,但就是像十三燕这样的大表演艺术家,仍然随时可能受到地皮流氓的骚扰,戏子就是这个命,上流社会就是不把你当回事儿。京剧传到了梅兰芳这一代,梅兰芳是不世出的天才,十来岁已经是誉满京城的名角儿了,观众们就指着看梅兰芳,即便是短短的一小段,他一亮相就是满堂喝彩,他所要担负的责任就因此而重大起来,因为他是将京剧发扬光大的人物,他有能力将京剧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让人们不再轻视戏子。
电影从梅兰芳成角儿,再到他奉献了众多全新的剧目,还有他出访日本、美国的表演,最后是他在抗日战争中采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通过梅兰芳艺术人生最精华部分的提炼,将梅兰芳怎样使京剧成为一门走入殿堂级别的舞台艺术展露无疑,梅兰芳不仅让京剧享誉世界,也让中国的京剧艺人有勇气抬头做人,他用艺术成就和崇高的品格感染的整个社会,让京剧成为了一门受人尊敬的表演艺术,梅兰芳在这方面的成就是伟大的。
但旧中国的戏子并不是个个都能像梅兰芳那样流芳百世,也有类似于片中梅兰芳表哥那般自轻自贱的人物,以取悦达官贵人为荣,出卖了自己的肉体和自尊,人和人是不一样,即是这位表哥拥有和梅兰芳一样的资质,但他的没落也代表了旧中国许多戏子的自甘堕落的道路,你可以不选择伟大,但至少不要去迎合低贱,梅兰芳表哥这个人物,就正好衬托出梅兰芳人格的光辉。
人物的不朽和没落
说人,《梅兰芳》这部电影长达140多分钟的电影里有很多人物值得一说,但文章的篇幅所限,重点说的还是梅兰芳一个人,黎明饰演的梅兰芳还是不能做到形神兼备,黎明和梅兰芳在外型上有太多的不协调。与之相反,饰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就非常出色,他在外型上和梅兰芳相似,余少群占据了很多优势,而且他也是学戏曲出身,所以片中大部分的舞台演出的戏分,都交给了余少群完成,黎明舞台表演的部分在片中只占了一小部分,导演留给黎明的更多是感情戏和文戏,让黎明将梅兰芳凡人的一面展示给观众,让余少群将梅兰芳塑造成一个神话。
梅兰芳怎样成为神话?这是一个戏曲神话,十来岁的少年,仅有几年的舞台表演经验就要面对和十三燕唱对台戏的严峻考验,梅兰芳最终是赢了,他打败了冠绝京城的十三燕,也成就了一个属于梅兰芳的时代,那一年,梅兰芳还不到18岁,神话就是这样炼成的。那么黎明饰演的梅兰芳好不好呢?笔者看来还是很不错的,相对比较,黎明仍然无法超越《霸王别姬》中张国荣的表演,这恐怕数十年内也鲜有人可以在同类型题材中赶超,这样的比较在所难免,因为同是京剧题材,同是一个导演陈凯歌。
黎明整体来看,他的表演还是优秀的,只是很难达到人们的预期值,毕竟他饰演的是一代大师梅兰芳,所有人都会给他很高的要求,因为梅兰芳的名气太大了,现在看过他演出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没有听过他名字的人也不多了。所以黎明面临的压力很大,在片中黎明很用心地出演了这位传奇人物,举手投足都在像真实人物靠拢,他表现出梅兰芳面对感情的脆弱,面对敌人的无所畏惧,还有面对朋友的坚贞,黎明的表演都是非常到位的,他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实力,他证明了自己在这部戏中无可取代的地位,现在来看,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出演梅兰芳一角。
黎明唯一的难题是他不仅要面对观众,还要面对着片中的各路高手,水平最高的就是孙红雷,因为他在这部戏中有了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他的戏分根本不输于黎明,孙红雷完全可以看作是《梅兰芳》的另一个男主角,他饰演的邱如白是梅兰芳的军师和导师,也可以视作是经纪人,梅兰芳叫他三哥,因为邱如白在家排行第三,这是一位家中五代为官的显赫世家,就是出身在这样家庭中的邱如白,离经叛道地去和梅兰芳弘扬京剧艺术去了,他是梅兰芳最大的拥护者和支持者,是他帮助梅兰芳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但是,梅兰芳和邱如白却又走向了命运的两个极端,明明邱如白也可以一生享受着梅兰芳的福荫,但他偏偏要在梅兰芳和孟小冬之间横加干预,他认为“谁要是毁了他这份孤单,谁就是毁了梅兰芳。”所以他不允许别人破坏梅兰芳艺术的清静,他最终是一错在错,梅兰芳和他疏远了、陌生了,甚至互不相干了,但他对梅兰芳热忱从未改变。邱如白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在抗战期间差点毁掉了梅兰芳的清誉,他的目的无非是想要梅兰芳不要荒废了京剧,但是邱如白忘记了民族大义,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艺术不在那么重要了,但气节必然要凝结在人们心中。
梅兰芳是个有气节的人,这也是他为何赢得众人尊敬的原因,日本人的屠刀和笑脸都用上了,他就是两个字“不演!”还用得着说什么吗?梅兰芳先生的行动就印证了他不朽的精神,邱如白不计后果的行为也预示着他没落的人生。导演设计了两个主角,也设计了两条线索上不同轨道的人生,梅兰芳的不朽和邱如白的没落,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艺术的不朽和没落
《梅兰芳》现在很火很热,现在任何电影上映之前都必须要经过大肆宣传,否则很难让观众有兴趣买票进场,观众的口味高了,也不容易赚到钱了。艺术也是一种商品,京剧的华丽与优美,在鼎盛时期是一个万人推崇的场面,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下至贩夫走卒,都会狂热的喜爱京剧。那时的京剧名角儿们会赚取难以想象的财富,所以梅兰芳的家中旧时还开着流水席,不间断地为来访的客人置办酒宴,让他们来了就能吃饱喝足,这当然也说明了梅兰芳会做人,也表明了梅兰芳的富有。
但到了今天,京剧不可否认地没落了,现在就连4、50岁的中年人都很少听京剧,更不要说整天聊着周杰伦的年轻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他的辉煌与没落时期,京剧辉煌了几十年,也确实走到了今天鲜有人问津的地步。但京剧这种艺术是不朽的,因为京剧诞生了梅兰芳、谭鑫培、尚小云、荀慧生、马连良等等艺术大师,京剧不是因为梅兰芳一人而辉煌,那是有太多的艺术大家在那个是争相辉映,但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无疑是最高的。我们不能否定京剧艺术的不朽成就,正如梅兰芳先生即使辞世了47年,他的名字却一直未曾被人遗忘,艺术是可以不朽的,即使现代人已经忘却了它的表演形式,但艺术的精神依旧永存。
《梅兰芳》这部电影是否会成为经典?会的,《梅兰芳》无论从场景设计到人物表演,都做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每一位演员都是各施所长,陈红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已经几年未见她在银幕上演出,此次演出的福芝芳让人拍案叫绝,她很适合出演福芝芳这个角色,这位梅夫人一直都在全心全意地为梅兰芳服务,她比任何人都要疼爱这位丈夫,即使这个丈夫移情别恋,她也是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她的大度和持家有方,让梅兰芳可以毫无顾虑的在舞台上表演,梅兰芳的成功,确实有福芝芳一半的功劳。
章子怡在《梅兰芳》上映之前曾经透露想要拍摄《孟小冬传》,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打算,连计划都谈不上。《梅兰芳》剧中给予观众的感觉是,孟小冬的戏分不多,那是因为孟小冬这个人物太过于具有吸引力,章子怡是个眼睛会说话的演员,她非常适合扮演性格独立坚强的女性,孟小冬作为片中梅兰芳最爱的女人,她表现出了应有的魅力,但他们最终未能走到一起,孟小冬也是一位传奇的梨园女性,她的一生经历并不比梅兰芳逊色,在片中仅仅有一个小时左右登场机会的孟小冬,的确会给人感觉出场机会太少。
《梅兰芳》成功了,不用去和陈凯歌的前作《霸王别姬》比较,《梅兰芳》是岁末不可错过的一部大戏,如果想要切身体会《梅兰芳》观影时带给人那无以言状的感动,那就去看看《梅兰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