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语电影与饮食文化

(2007-03-18 14:29:25)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

“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没有食物,人就无法生存。中国有传统八大菜系,分别是:鲁、粤、川、湘、闽、浙、苏、徽。北京菜也很有特色,只不过北京各地小吃实在太多,北京菜也融和了各地菜系的风味,所以北京菜就不算在八大菜系里面了。

四川人喜欢麻辣的口味,湖南人喜欢辣的,粤菜就是花式繁多。中国菜不知道要比西餐强多少倍,要是仔细研究中国的烹饪技术,完全可以编一部大书。做菜是一门手艺,很多名菜还是绝活,“满汉全席”就是集合了中国食文化的精华,可以作为中国菜系的一个代表。

华语电影有很多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的,著名的有《饮食男女》、《食神》、《满汉全席》等等。虽然都是以吃为主,可是表达方式还是很不一样,这些电影都可以称作是经典电影,让我们来回味一下影片中诱人的菜香吧。

 

 

李安——《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是李安最好的华语影片,比《卧虎藏龙》要好。《饮食男女》从中国传统饮食入手,表现了一个单亲家庭父女四人的感情生活,父亲郎雄是一名退休的烹饪大师,声明远播,晚年竟然失去了味觉,大概尝菜太多的缘故。母亲去世的早,父亲一直照顾着三个女儿的饮食起居。“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句通过郎雄之口说出的至理名言,道出了全剧的核心思想。大女儿是一名中学教师,是一个很内向的女人,还非常传统,信奉基督教,一直都在为他幻想中的初恋情人无法释怀。二女儿有些饥不择食,外向的性格,很容易和出色的男人上床。三女儿年纪不大,二十出头,很清秀的女孩子,懂得去选择合适男友托付自己的终身。

父亲一直没有放弃在找一个伴侣,张艾嘉饰演大女儿杨贵媚的朋友,带着个女儿正在和丈夫打离婚官司。张艾嘉的母亲归亚蕾是个粗俗的女人,她非常想和郎雄凑成一对,郎雄的几个女人虽然讨厌归亚蕾,但是都想把父亲推给别人,也都赞成归亚蕾和父亲交往。

影片很平实,没有过于激烈的戏剧冲突,李安把人物的感情变化都进行了绝妙的处理,在无声无息中给观众带来极大的震撼。

电影的开场非常好,是一组父亲做菜的镜头,展现了父亲精湛高超的厨艺,紧接着,父亲接了一个电话,父亲在教授电话另一头的人做菜,这就为后面的情节打下了一个伏笔,很巧妙的安排。

大女儿最后走出了幻想恋爱的阴影,勇敢地去面对爱情的来临,最后得到了真爱。

二女儿看清了情人放纵的本质,坚决的和他一刀两断。

三女儿早早的和男友结了果实,先办事后结婚的21世纪作风。

父亲也找到了心仪的伴侣,只是这个人谁也想不到。

 

李力持、周星驰——《食神》

《食神》是周星驰的杰作,虽然也是以吃为主题,但是“吃”不过是一个噱头,真正的看点还是周氏喜剧。《食神》并没有过多着墨于做菜的方法,而是食神的传奇经历,辉煌-失败-再辉煌,这样一个过程。《食神》其实不是在讲“吃”,而是在讲“情”,爱情,“火鸡”莫文蔚对食神的痴恋,甘愿舍身相救,她所希望的,只不过是食神肯为他画上一颗心。

《食神》是商业电影,戏剧冲突就很明显了,剧情也非常紧凑,笑料百出,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喜剧。

《食神》电影里发明了一个“撒尿牛丸”,那天在北京逛庙会,还真看见有个叫作香港撒尿牛丸的摊位,不知道谁才是原创。

 

 

徐克——《满汉全席》

我一直都认为,徐克是华语影坛想象力最丰富的导演,思想天马行空,什么都能放到电影中去实现。他的一部《新蜀山剑侠传》,平地一声雷似的,突然就把香港电影的特效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全都是靠徐克敢想敢做的大胆风格。徐克的电影类型极为丰富,武侠片他达到了一个高峰,掀起了90年代的武侠新浪潮,喜剧片、动作片,他也是不甘示弱,都能博得满堂彩。《满汉全席》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部纯粹以吃为主题的电影,细致地表现了中国食文化地精深,特别是对几道满汉全席菜的精彩演绎,足以让观众大包眼福。

“满汉全席”实际上是一个线索,钟镇涛因为忙于钻研厨艺,而忽略了妻儿,导致妻子小产,他也放弃了做菜。张国荣饰演一名黑社会,一心想到日本去见山口百惠,苦于没有一技之长,所以就选择了学烧菜。酒楼老板赵文卓故意要试试张国荣的决心,把张国荣介绍给了自己的死对头罗家英,还教张国荣说是自己亲戚,告诉他,这样罗家英会好好“照顾”他的。果真,张国荣到了罗家英开的酒楼应聘,报上了赵文卓的大名,还说是他外甥,得到了罗家英非常好的“照顾”。

电影中着眼点是“情”,张国荣和袁咏仪的恋情,钟镇涛和妻子的感情,袁咏仪和父亲的亲情,这三条感情线都是断裂的,因为一套满汉全席,所有人都找回了失去的感情,满汉全席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国外就很少有描写吃的电影,法国的《浓情巧克力》、韩国的《北京饭店》、美国记录片《超码的我》等,很少,似乎吃并不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外国菜没有中国菜这样精致和复杂的做法,也绝对没有中国菜这样好吃,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