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192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库布里克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电影教育,很多知识都是依靠他自学得来的。他在艺术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他的影片个人风格非常强烈。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他没有什么传奇的经历供人们大书特书,他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就像他后来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一样,他是一个生活非常低调的艺术家。而且他拍电影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喜欢离家太远,所以很多影片都是在他家附近的城市拍摄的。
库布里克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关键就是在于他对电影的热爱,他为了电影,可以付出一切的努力。他制作力求精益求精,慢工出细活,他一部电影很少一年就拍完的。他一生只给世人留下了13部作品,可是这些作品却成为无数影迷梦寐以求的电影精品。库布里克属于那种悲天悯人的电影艺术家,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他认为人类最终会因为核战争而毁灭,现代社会的人们只懂得肉欲的享乐,而不了解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库布里克挖掘的是人类最黑暗的灵魂,这个老头就是喜欢把最阴暗的一面展现给世人。愤世嫉俗是他最明显的特征,当今社会是空前发达的工业社会,但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也是空间淡化,这也可能是他过着隐居生活的原因之一。他是一个喜欢拍疯子的导演,他电影中的主角,很少有精神正常的,即便是《大开眼界》中的汤姆·克鲁斯是个医生,内心也是很龌龊的,净想着搞外遇了。
在《全金属外壳》中,最厉害的疯子就是新兵的教官中士哈特曼,其实片中的军人都是疯子,只不过因为有了教官出现,才能解释他们疯狂的原因。哈特曼刚一上场,就开始大声呵斥他的学员,还给每个人起了个绰号,反正就是要瓦解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成为“杀人机器”。哈特曼是个十足的疯子,对于属下严厉苛责,而且嘴巴不停地说着污言秽语,让他的队员们都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队伍中反应最慢的胖子派尔成了众矢之的,所有人都把他当作攻击目标,派尔的情绪也一天天恶化。
库布里克非常关注人类思想深处的阴暗面,他著名的“科幻三部曲”——《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桔》都是在表现人类丑陋灵魂方面不遗余力,大书特书,一部比一部卖力。《奇爱博士》之中,里面的几乎没有人是正常的,喜剧天才彼得·塞勒斯一人分饰三角,把一个核战争狂博士演得活灵活现。《奇爱博士》是一出黑色喜剧,处处都充满了对当时冷战笼罩的美苏之间的尖锐讽刺,处处都是正中要害。空军将领杰克·瑞朋是个战争狂人,他假想苏联对美国进行了和攻击,他擅自下命令拍出飞机,向苏联投掷核弹。苏联制造的自动防御装置同时启动,当核弹落到苏联境内的同时,苏联设计的“世界末日装置”也自动开启,全世界一切生物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发条桔》里的亚力克斯,是一个十足的流氓,无恶不作,欺压良善,甚至是反对他的同伴,也不能逃脱他的毒手。最后,他的同伴趁机把他打倒。警察抓住亚力克斯以后,把他送进监狱,政府这是正在开展一个新的科研计划,就是让犯人对于犯罪反感,让他们接受过这一次强制治疗以后,从此不再敢犯罪。亚力克斯因为臭名远扬,所以成了最理想的实验品,治疗的过程其实很简单,给人戴上开眼的夹子,让人不能闭眼,然后不停地观看暴力的影片,使人看完之后,对于暴力产生本能的抗拒心理。亚力克斯在经历了一个疗程之后,完全变成了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过去的暴徒亚力克斯彻底改头换面了。这真是疯狂的人碰上了疯狂的社会。
库布里克拍摄的所有影片,其实都带有黑色喜剧的风格,电影充满了对于疯狂世界的辛辣讽刺。一路把他的电影看下来,其实很容易明白,当一个人疯狂的活在这个世界,拼命地想谋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到最后其实你什么也得不到,人算不如天算。他死后,斯皮尔博格把他的剧本《人工智能》拍成了电影,即使是斯皮尔博格加入了很多的科幻色彩,也不能掩盖住电影本身的黑色风格,库布里克就是库布里克,他的创作理念已是深深植入剧本,谁来拍都不会抹去他剧本的精髓。真是个老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