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导演遇上了合适的演员,那么真是珠联璧合,绝配。影坛很多这样的佳话,大师导演碰上大师演员,强强联合,导演脑中的构思能够在演员这里很好得实现,而且还能超出预期所达到得效果,这样好的组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全世界影坛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一个好导演遇见一个合适的演员,不容易;而一个优秀的演员遇见一个能发掘自己潜力的好导演,更不容易。这样完美的组合在一起联手,不单单只是擦出火花,而且还能迸发出火光。
香港影坛像这样的例子有吴宇森和周润发、王家卫和梁朝伟,这两个组合是名扬世界的。台湾的优秀组合有蔡明亮和李康生,李安和郎雄。日本影坛最经典的组合肯定是黑泽明与三船敏郎。好莱坞比较出色的组合有比利·怀尔德与杰克·莱蒙,马丁·西科赛斯与罗伯特·德·尼罗,还有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德普,可以说是最具个性德一对组合。欧洲的著名组合有吕克-贝松和让-雷诺,阿尔莫多瓦和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等(阿尔莫多瓦合作德女演员实在太多,几个字写不清楚)。中国内地合作比较出色的组合是张艺谋和巩俐,他们的合作也是受世界瞩目的。
说了这么多影坛组合,现在要仔细说说了。这些组合都是导演和演员的合作,不是演员和演员的合作,这是首先要分清楚的。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导演决定着一部电影的走向,他直接负责演员的表演执导,演员戏演得好不好,很大程度都要取决于导演怎样挖掘演员的内心感受,激发演员的情感,这样才能出好戏。演员必须是要千变万化的,必须做到演什么像什么,否则就是一名二三流的演员,不能步入一流的行列。就说说吴宇森和周润发,周润发是千面演员,什么样性格的人物都可以演绎的十分精彩。周润发演黑社会大哥?没得说,非他莫属。周润发演娘娘腔?也没问题,让你看了爱恨有加。什么样极端的人物他都可以演得好,这样的演技,啥也别说了。演员和导演都很害怕被定型,一部类型片演红了之后,以后找你的片约就都是这种类型的片子,这样非常限制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创作力。周润发因为出色的演技,而没有被商业影片定型,倒是吴宇森给定型了。一部《英雄本色》红了之后,吴宇森从此就只能拍摄英雄片,内容虽然不断翻新,可总是这样枪林弹雨,是不是有些单调了?所以这几年吴宇森在创作上也遇到了瓶颈,他可以拍摄的题材过于狭隘,当这种类型的电影达到了一个顶峰的成绩以后,就会慢慢下滑。吴宇森在《谍中谍2》之后,就一直处于低迷时期。周润发因为戏路宽广,所以事业一直有声有色,可是他最辉煌的时期还是和吴宇森合作的那段日子,他们合作的多部电影,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港产动作影片的经典之作。
《英雄本色》是他们这对黄金组合的开端之作,两人在当时的影坛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的电影事业发展都不是很顺。吴宇森以前拍摄了几部功夫电影,卖座成绩一般。周润发虽然偶尔会有一部、两部的卖座电影,但是距离影坛一哥的位置,仿佛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两人再加上歌坛红星张国荣、影坛大哥狄龙,还有监制徐克,这样一个梦幻的团队,他们一起早就了一部难以复制的经典作品。这部电影的成功,终于使吴宇森一扫阴霾,电影事业从此一帆风顺,他以后的每部作品几乎都能够院线飘红,是发行商手里的香饽饽。《英雄本色》肯定不能把所有的功劳都归算在他们二人的头上,其他配角的出色发挥,也为这部影片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吴宇森把小马哥看作是自己化身,他把积压在胸中的一腔豪气,都通过小马哥这个人物释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为情义两肋插刀的英雄人物。小马的言辞非常激烈,台词也很有鼓动性,看来吴宇森真是在小马这个人物身上注入了太多的个人情感,也使小马这个人物最能打动观众。在《英雄本色》之后,周润发多次出演了吴宇森的电影,只是日后的电影之中,周润发总是扮演内敛的人物,不苟言笑,可能是因为后期吴宇森控制了个人情感的流露,专心与电影角色的刻画,把真实与虚构严格划分了界线的缘故。《英雄本色》1987年上映,其后他们又合作了《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四部影片。其中只有《英雄本色2》属于应景之作,水准不高,吴宇森自己都承认不喜欢这部作品。
美国好莱坞拍片是明星制度,经常都是谁红就找谁拍,而且美国的导演和演员都非常多,电影公司也多,所以他们能够在一起合作多次的机会很少。有时候就算是这部类型电影卖座了,要拍摄续集,好,演员一般不换,但是导演就换了。原因就非常多了,较为普遍的就是导演不愿意再重复自己过去走过的路,显得很没有创意。当然也有三部曲拍下来导演和演员一直合作下去的,比如《夺宝奇兵》、《星球大战》,这多半是因为电影实在是太卖座了,观众只买这个导演和演员的帐,制片公司不得不许以重金,把老将招回。当时在拍摄完《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之后,哈里森-福特就不想再出演这部电影了,因为他已经可以独自单飞,在影坛大显身手了。但是观众实在太喜欢他饰演的韩素洛船长了,电影公司不惜重金把他请了回来,继续在第三集中耀武扬威,以满足观众的热切期盼。我最喜欢的一对组合是马丁·西科赛斯和罗伯特·德·尼罗两人德组合,两人最早合作的电影是《穷街陋巷》,两人最初相识是因为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谍中谍1》的导演)的介绍。初次会面之后,两人才发现他们身上有那么多的共同之处,都是意大利人的后裔,小时候居住的街区相隔很近,拥有相似的艺术理念,两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初次合作就一鸣惊人。其后二人合作了《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好家伙》、《恐怖角》、《纽约、纽约》、《喜剧之王》、《赌场》等七部影片,虽然不能全部叫好叫座,可是每一部都保持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可以说,两人的艺术最高成就,就是他们合作的影片。试问,今天的西科赛斯有哪部影片可以超越《出租车司机》的?今日的德尼罗,有那部影片中的表演能够超越《愤怒的公牛》的,答案是没有!
好的导演加上好的演员,在来一个好的剧本,这样就能导出一部好戏。大师就是大师,偶像明星在别人手里就是花瓶,可是到了一流导演这里就是一流的演员。佩尼洛普-克鲁兹一向都是银幕美人,到了阿尔莫多瓦的手中,却能给人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出色演技,看来好的演员还是需要好的导演来发掘他们的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