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内容主要是歌颂英雄事迹。国外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分为《伊俐亚特》和《奥德塞》两卷。荷马还是一位盲人,能留下这样伟大的作品,实属不易。古印度有《摩珂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套长篇史诗巨著国内已经出版完成。季羡林教授在六七十年代看大门的时候,就基本完成了《罗摩衍那》的翻译,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罗摩衍那》在80年代出版,共7卷8册,《摩珂婆罗多》的篇幅大概是《罗摩衍那》的四倍。2006年年初,经过多位学者的努力,《摩珂婆罗多》终于出版了中文译本,汉语译本的字数达400万字,我国的译本是世界上现仅有的三种文本。欧洲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史诗,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重大事件和民族起源的神话。中国古代就没有史诗,只留下了神话传说,在唐代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也没有出现过长篇历史叙事诗。史诗不光是长,它整体的叙述了一段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它有完整的故事性,比如荷马史诗,《伊俐亚特》叙述了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的故事,《奥德塞》讲述伊达卡国王奥德塞在攻陷了特洛伊之后归国十年在途中漂泊的故事。这两部史诗承上启下,是一个整体,讲述的是一段历史,这样的大气魄,才能是当之无愧的史诗。古希腊的《伊俐亚特》、《奥德塞》,古印度的《摩珂婆罗多》、《罗摩衍那》,再加上古代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它们就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史诗”。
中国古代汉族确实没有这样的作品,杜甫的是号称“诗史”,因为他的是也记录了历史,他是以诗入史,“三吏”、“三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描述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生灵涂炭。“三吏”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藏族流传下来的《格萨尔王传》是名副其实的史诗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知的最长的叙事诗。《格萨尔王传》不是一人或者一个时间段完成的,它是藏族同胞世代完成的一部作品。全诗分100多部,100多万行诗,较为重要的有三十多部,主要叙述了格萨尔王一生的丰功伟业。这套书暂时还没有完整的汉译本,藏语原版经过搜集和整理已经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史诗只能以文献的形式保留下来,但是《格萨尔王传》至今仍有藏族行吟诗人在传唱,这也是世界上一个奇观了。并且,《格萨尔王传》的篇幅,要比“五大史诗”的总和还要多。
几部最主要的史诗作品都介绍了,大家对于史诗也有了个了解,那么,什么又是史诗电影呢?
既然史诗都是大气雄浑的,那么史诗式电影肯定也得具备这样的条件。史诗式电影拍得最多的肯定还是美国好莱坞,其他国家就是有这个实力,也可能没这个财力。史诗电影耗资巨大,场面壮观,镜头里出现千把人都不算什么。中国的史诗式电影,可能就是《大决战》系列,这部八一制片厂摄制的战争史诗电影,详细叙述了三大决战整个过程,是不可多得的精品。美国史诗电影从《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始就已经有了,《十诫》、《宾虚》、《乱世佳人》、《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格医生》都是这类作品。史诗电影必须要长,不到三个小时没有那种气势。光是时间长也不行,要不,《金刚》都算史诗电影了。史诗电影讲述的内容的视角必须要大,上面提到的史诗电影都是以国家兴衰作为背景的。
中国应该拍什么样的史诗电影?中国历史记载的都有5000多年,要拍的一定又很多,只是由于史诗电影制作庞大,经费耗资太多,现在电影市场又不景气,所以史诗电影只能先束之高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