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上急急地催儿子出门,急急地送他到站牌下等公汽。一路走着一路催:“快,快点,要迟到了!”
胖乎乎的小脸上很快淌下汗水,发稍上也有了晶莹的水珠,脖子里几乎成了小溪。跟着,一路小跑着,终于不耐:“生活一点也不美好!”
——为了这话我自责了一天,更多的却是担忧,才十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感慨,一定是因为我经常忽略了他的感受。为了表示安慰和歉意,晚餐我请他吃最喜欢的牛排,然后问他:“儿子,现在感觉生活怎么样,还是那么不美好吗?”
“不,还可以!”他乐滋滋的,一脸的幸福和满足。
童心,脆弱如水晶,稍不慎就会让他受伤;同时,也单纯透明如水晶,一点点呵护又会让他特别满足。
2、大人们天天都在谈论孩子,谁谁的孩子考了什么好学校,谁谁的孩子因为学的专业好找了好工作。每当这样我都要现身说法,“教导”身边的儿子要好好学习。
“是的,考个好初中,再考个好高中,然后考上好大学,最后找个好工作,为了一份好生活,是不是?说白了,不就是为了好赚钱吗?”
——我对钱从来是很马大哈的,花钱一点也不算计,虽然不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女人,但在日常生活中绝对算对上大度大方。我不知道儿子的这些观念都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据我的观察他对钱没有一点概念,都十岁了从没攒过“私房钱”,给他的零花钱多余的部分大都去向不明。但他依然在不自觉中发现:要想有好的生活必须要有很多钱来作保障,因为物质的东西都是花钱买来的。
北大某教授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有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我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中产阶段,但更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善良、正直的人。
于是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早上送儿子去补习班的路上遇见熟人问他补什么。答曰奥数。熟人重复了一句:“噢,数学。”
“才不是呢!我数学那么好干嘛还要补,我学的是奥数,新课,你懂吗?”
——补习前他问我以前上学时有没有奥数,我说没接触,因为没条件。所以第一天补完课回家我要看他当天的作业时,他一脸地不屑:“你又没学过,能看懂吗?”
现在的孩子,盲目自信的多,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一点也不懂得谦虚。其实,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感慨:生活一点也不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