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心情 |
那是一对80多岁的老人。他们的儿孙都在城内生活,他们早些年也在城里做过小买卖。几年前,老奶奶把多年的积蓄存在儿子名下,同老爷爷回到郊外的老屋。他们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菜,还喂了几只老母鸡。夏天,绿绿的藤蔓满满地爬上了棚架。水灵灵的黄瓜、丝瓜、苦瓜都长长地垂着。这时候,老爷爷常常在早上拿一些菜去城里卖,老奶奶则把许多菜一点点地摘好洗净,然后分成几份——这是大儿子的,那是小女儿的,还有谁的谁的,只等着他们中午下班后来取。而儿女们来时,也会从城里捎点老人们菜地里所没有东西。老奶奶每每说起这些时都毫不掩饰她的满足与自豪。
总记得老奶奶说起老伴时常用代词“他”的情形。在那以前我以为只有女孩子在和闺中密友说起恋人时才会这样活用代词:“他比我大两岁!”老奶奶说完这话朝老爷爷伸出了两根指头,还偷偷拿眼打量老爷爷的神情。老爷爷只是笑呵呵的什么也不说。
那么幸福的一对老人,其中一个却先去了。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儿孙满堂。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也许更多的是在清静地安度晚年之中。一个人的青年和中年,不可推卸地要对社会、对家庭甚而个人负起许多责任,于是总难得到真正的轻松和满足。只有到了晚年,一切的功名利禄、荣辱沉浮都淡薄之后,儿女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不必再为谁付出什么或操劳什么,所有的光阴全留与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时才会有一种最真实最彻底也最轻松的幸福。只是,真正能携手走到耄耋之年的有情人又有多少呢?于是听到后院传来的哀乐,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哀伤。
老爷爷先去了,不知他带走了多少满足和遗憾;老奶奶留下来,也不知她的心中有多少遗憾和满足。年轻的我无法想像面对生命中最亲的那个人的离去,老奶奶会是怎样的心情,但我相信她在悲痛失落之外一定还有更多的平静与坦然。毕竟,有过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境界,那是最难得的一种幸福。
这是我10年前写下的一段文字(原文发表于《家庭》杂志1997年第5期),是一个23岁的女孩子对幸福的理解与渴望。十年过去了,老人们的那个院落早已被林立的楼房覆盖,我也经历了结婚生子等许多过程,但我对幸福的渴望依然还是那么简单:白发苍苍时,不管停留在何处,我只希望我的身边能有一个如影相随的他。
前一篇:我是生于白露之时的灰姑娘
后一篇:我要远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