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宠与狂喜
睿智的心灵明白,不论我们所发现的精神能量是什么,它都不属于我们,只是暂时付托的一份能力。修行者发愿要利益众生的菩萨愿以及圣方济的祈祷文都在告诉我们,要把自己从上天领受的所有恩赐毫无保留奉献给众生。睿智的心也了解到,我们受到觉醒之心的祝福,也有高低起伏之别,时而内心灵光充满,有时也不免低沉。
道元禅师说,一个禅师的生命历程就是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亦即,这个是不停地犯错并有机会从中学习的过程。在滥权和背叛里面,我们进入的是人性懦弱平凡的领域。
我们必须寻回生命的自主权,还有自己心灵伟大的力量。
“当自己生命中的明灯,做你自己的导师。”这是佛陀临终的遗言。
只要活在世间,我们就得面对人性的软弱。
伟大的禅宗大师慧能提醒我们人心的变化有多快速:每个人的佛性都本自俱足,不论是罪犯或圣人皆无差别……心中只要生起开悟之念便登佛陀境地,若又生出愚痴想法,即落入凡人层次。
《狂喜之后》(杰克·康菲尔德著,周和君译)节选之一
“那些能进入天国的人,并不是没有感情或克制情欲的人,而是对情感的奥秘有深刻体悟的人。”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谦卑地认识真理
睿智的心灵明白,不论我们所发现的精神能量是什么,它都不属于我们,只是暂时付托的一份能力。修行者发愿要利益众生的菩萨愿以及圣方济的祈祷文都在在告诉我们,要把自己从上天领受的所有恩赐毫无保留奉献给众生。睿智的心也了解到,我们受到觉醒之心的祝福,也有高低起伏之别,时而内心灵光充满,有时也不免低沉。
数年前我到印尼访问一些巫医和灵疗者。我的口译者告诉我说,他的叔叔曾是名噪一时的灵疗者,在行医济世多年后,某天他突然完全停止为人看病。我问及此事的理由,他解释道:
我叔叔原本是个种稻的农夫,他是借由进入冥想和出神状态而获得神奇的治病能力。打从他第一天为人们治病起,众神明会把能量加在他身上,帮助他看清楚病患的疾病;他们还会告诉他该使用何种药草,以及抚触病人身体的哪个部位。20年来这些神明未曾离开他,但突然在某天,众神不再现身了。我叔叔就告诉村人,自己再也没能力为他们治病了,然后他又安分地回去当个农夫。
这个故事真是坦诚得令人惊异。我们很难想像某个治疗师、医生或灵性导师在自己状况不佳时,会坦白承认,但我们都知道这确实会发生。
诚实和道德基础
凡是有智慧的宗教都了解,人类美德的根基,诸如诚实,正直等都是灵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论是佛教、印度教和南传佛教、或回教、犹太教与基督教共同奉行的十诫等,我们要求自己谨守规诫,强调戒律对灵性成长的重要性。我们若整日杀生、撒谎或偷窃,不但难以静下心来冥思或祈祷;重要的是会使我们陷于欺诈、杀戮和偷取的欲望与愤怒中而无法自拔,生活中当然就不可能有自由或感恩的心情。
我们必须寻回生命的自主权,还有自己心灵伟大的力量。“当自己生命中的明灯,做你自己的导师。”这是佛陀临终的遗言。世上没有任何老师或外在的权威能赐予或由我们身边带走真理。到头来,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心其实一直保有那份简朴的真理和坚定的慈悲心。
道元禅师说,一个禅师的生命历程就是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亦即,这个是不停地犯错并有机会从中学习的过程。在滥权和背叛里面,我们进入的是人性懦弱平凡的领域。不论结果我们是要离开伤心地,或是留下来面对一切,终究还是必须确实学会智慧与慈悲的修炼。
当我们宣扬他人的丑闻时,先不要急着下判断。那些在内心发酵的理想主义和自我膨胀,强烈的恐惧和幻觉,各种野心和自我欺骗等非外在的力量,其实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论是希腊悲剧、印度吠陀经、非洲部落流传的神话或禅宗公案,也都是在处理这些自古以来就掌控人类命运的力量。我们若相信灵修生活永远是一片光明,恶魔从此绝迹,这种想法就像以为世界永远是日正当空一样不切实际。
印度有句俗谚,九十高龄的圣人也未必可靠。只要活在世间,我们就得面对人性的软弱。伟大的禅宗大师慧能提醒我们人心的变化有多快速:
每个人的佛性都本自俱足,不论是罪犯或圣人皆无差别……心中只要生起开悟之念便登佛陀境地,若又生出愚痴想法,即落入凡人层次。
我们努力理解灵修过程中的堕落面时,应该视之为了解真理的途径。正如同觉醒的心有可能一时受制于妄见,不论我们失落到何等的深渊,内心也会升起理解与救赎。就在那瞥见真理的灵光一瞬间,原本那破碎的心又得以复合,而我们也能开始疗愈受背叛的创伤,而今我们能够弥补这些不堪回首的伤痛。我们从人生的错误和脆弱无常里,学到了生命最深刻的教训。不论是跟朋友恳切谈心,或在夜深人静细数人生,甚至垂危于病榻之际,自由都在等待着我们。真正认清了自己和他人所面对的痛苦和背叛之后,我们才能够全然了悟同体大悲的涵意,生起更大的慈悲心。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a2119e10100059w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