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迷恋上斯诺克
(2012-03-03 23:33:40)
标签:
斯诺克港台台球王善让原创杂谈 |
分类: 王善让的杂文 |
为什么迷恋上斯诺克
近一个时期,迷上了斯诺克。
当然,这种迷,只是一种思想上的喜欢,并不存在于行动上的实践。每天下午和晚上都要看比赛,要么直播,要么重播。晚上还好说,看到什么时候也无所谓。下午只能看一会儿,因为3点半要上班。有时候看到精彩之处,竟然有了干脆不去上班的想法。当然,只是有想法,并没有真的不上班。这个时候,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足球了——此前我一直无法理解那些足球迷的狂热,甚至觉得那些人都属于神经不正常,嗤之以鼻。现在,我像那些足球迷一样迷恋上了斯诺克,也就失去了鄙视球迷们的资格,随波逐流了啊。
其实,我喜欢上斯诺克绝非是一时的冲动。人到中年了,好像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一下子变得狂热起来。这些年来,其实我也很少接触台球这东西,几年玩不了一次,当然也就谈不上爱好。一直到前些日子偶尔看了几场比赛,才突然觉得自己内心深处与台球是有着一种情结的。
说到这种情结,就不得不把时光暂且退回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初中,和所有的学生一样,迷上了几样东西:一是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彻夜不眠,秉烛夜读,颇有些关羽读春秋的架势;二是港台录像,那个时候大街小巷很多录像厅,只要是星期天,我和同学几乎都会到录像厅看那些武侠或者警匪片,基本上要泡一天的;第三个,就是台球,上学路上遇到台球摊子,也会和同学捣几把再去上学,放学后快速占领有利的位置,一直要战斗到天黑。武侠小说和港台片,看多了也就腻了,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也就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了。台球不一样,那个时候好像玩一局就要一元钱或者五毛钱,也就是说,如果放开玩一个下午,可能要耗费我一个月的早餐钱,反正那个时候确实没有钱,和同学“凑份子”玩,有时候一局玩几个小时,故意不把球打进去,弄得老板后来都不愿意让我们玩了。有时候干脆3个人打,比谁进的球多。最多的时候我们五个同学轮流打。那个时候每天都在想,什么时候自己弄副案子,悠闲地玩台球,那该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很确切地说,就是幸福。后来父亲单位食堂的餐厅里支起了一副案子,我们几个小孩子干脆就把上学之外的时间都泡在那里,好在那个时候学生的作业不多,放学之后主要就是玩。当然,玩了很久也没有玩出什么名堂来,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斯诺克,规则基本上都是自己制定的,要么比分值,要么比进球多少,从没有按照斯诺克的规矩玩过一次。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学习任务似乎加重了许多,慢慢也就疏远了台球。再后来,流浪到边疆,活命已经觉得困难,哪有什么时间想这些休闲的运动?那简直就是奢侈,太奢侈了!期间经历了几个地方和几种职业,也有很多可以玩台球的机会,可是已经没有了拿起球杆的那种欲望了。就在对面的楼上,会议室里就有两副球桌,平时基本闲着,可是每次捣球的念想稍稍露头,都迅速被另外的一些琐事给扼杀或淹没了。
最近看斯诺克,自己也觉得的很不正常,怎么看着看着就看上瘾了?而且似乎从球桌上看出些玄机来,实在让人心里不踏实。但又说不出来究竟怎么不踏实,所以就有些郁闷。后来渐渐明白了一些,之所以迷上了这项运动,其实与台球情结基本无关,而是通过斯诺克本身的规则,看出了人生起起伏伏的宿命。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