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网--“朕知道了”
(2014-10-30 16:36:16)
标签:
网络存在感信息爆炸朕知道了文化 |
分类: 杂文 |
泡网--“朕知道了”
早上把wifi一开,ipad就开始接连不断地响起提示音。天气预报、微信、QQ都显示有新的信息。一一打开扫一遍,这算是新一天的开始。
没在ipad上单独安装新浪微博程序,只有打开网页,偶尔能够看到一个私信、相关的转发的提示音。如果安装了独立的程序,可能提醒您,该看的东西更多了。
手机经常性的收到垃圾短信,那是因为手机号码是一个开放性的目标靶,就是一堆数码,谁都可以给您发,用不着知道您是谁,也用不着你与之相关注、关联。很多发垃圾、诈骗短信的人,都是一个号段一个号段的播发。和您一样,在同时会有成百成千的人收到同样的垃圾、诈骗短信。当然,随着有关部门的治理,现在垃圾短信少多了,诈骗短信因为智能手机的屏蔽功能,也收到的少多了。但是微信、QQ、微博,这些网络上的东西,则完全是因为您去关注、并且需要与之相关联,才有信息会发到您的终端。从这个意义上讲,你收到一些可能并不重要,甚至说极不重要的信息,或者说已经演变成了垃圾的信息,那也是因为你的关注。
如果说是因为老了,眼花了,痴呆了,关注点少了,生活欲望也低了,那么说,这么多的信息,确实不太需要了。退休了,关注那么多人,那么多的事儿干什么呀!如果说天气预报告诉您今儿降温,那出门遛弯的时候多穿点,还算是有点关系。香港、台湾那点事儿,甚至阿富汗塔利班、尼日利亚埃博拉跟您有什么关系呀!北京地铁、公交涨价跟您关系也不大。每天看股市,还纳斯达克、法兰克福,恒升,日经的,涨涨跌跌,也不过看一个乐子。北海布伦特期货、纽约期货跌跌不休,是能够反映在蔬菜水果的运费上,但是都抵不了人工费的上涨,菜价降不了毛八分的。一切,一切,看得头晕脑涨的,确实又和咱们无关。
其实这里真不是抱怨,这是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网络化让信息的传播极为简便,让人们的沟通极为便宜,增加了人们的信息交流,一句话,信息真是爆炸了,膨胀了。这里有真实意义的爆炸、膨胀,也有无成本复制造成的伪爆炸,伪膨胀。不管怎么样,人们的眼界宽了,关键还有一点:网络给人们充分的表达机会,表达的手段和方式丰富和增多了。表达就是表达,并不在于表达的是什么?主要是需要表达!
记得四十多年前,当时连队里出板报,一位战友费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稿子,终于落在了板报上。结果他逢人便讲:那篇稿子是我写的。全连不过一百多人,他说过的次数快赶上他写的字数了。为什么?他需要表达,表达他的存在感,他需要显示他的个人的价值,网络这东西就是这样,传播和转发,成了人们追求存在感的形式。
当然,存在感的需要不仅仅是表现在表达方面,也表现在关注方面。关注他人,成为“粉丝”( Fans),也是一种存在感的需求。“我关注,我优秀”。这里有到了精神病程度的“铁粉”,也有通过关注,获得他人,在某些群体之中被认可,被认知的那种“忠粉”。当然,更多的人,则是通过对更大范围的关注,对于时事、对环球政治经济的关注,而获得一种莫名自豪的存在感。似乎每天刷一刷微博,刷一刷微信,扫一扫国内外股市,就有一种日理万机,而没有被时代所抛弃的存在感。虽然没有到用朱笔御批个“朕知道了”。似乎只有把这些都看过了,心里才舒坦了一些。“朕知道了”!
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唱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其实,人们追求的并不在于具体的功名、金钱、美女、孝子,人们追求的是自我的价值和自我认知的存在,而真正能够忘掉自己的存在的时候,那真是神仙了!
这似乎就是人们泡网的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