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就是活着?!

(2011-06-03 15:52:09)
标签:

癌症

生活质量

生命意义

求生

孝道

杂谈

分类: 感悟

生活就是活着?!

 

一位同事的老人(父辈人),得了癌症。前些天一直忙着带老人又是做检查,又是找专家,好几天都没见着。见面后,关心地询问了下情况,顺便也问了问老家儿年龄,一说,老家儿都快九十了。咳!都这岁数了,检查清楚了又能怎么样呢?也做不了手术了。同事讲,大夫说,是做不了手术了。但是,还得治呀!而且还不能让他知道,怕他受不住。

说起来,做儿女的,到这时候,也是没得选择。治吧,也知道是治不好,特别是一些治疗方式,纯粹是糟钱受罪。有时候病没治好,人承受不了了,人先不行了。央视播新闻的头牌罗京,年轻轻的,得了个淋巴癌,这种癌症还算不上最厉害的,但一套高强度的治疗方案,一下子把人给撂倒了。都知道癌症是不治之症,既然不治,您还非治,让人家死马当活马医,那人家不得给您下狠手呀!话说回来了,不治吧!也不行,总不能放手不管呀,这叫不尽孝道,这也说不过去呀!其结局是老人受罪,儿女受累,最后落个人财两空!当然,钱只是一个方面,即便是不花钱,特别是一些老干部,离休了,看病不要钱了,但是这个罪,还是得受呀!

造成这种让两辈人付出大,而未得好的结局,其根源在于对于生命和生活态度,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跳出旧的传统观念。一是中国人听任摆布,习惯于“被”生活;二是中国人贪生,怕死。这里的话说得不太好听,但是事,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生活环境造就一种禀性。先说“被”生活。一辈又一辈,绝大多数中国人很少有机会把握自己的命运,很少有机会能够追求自己的目标,对于中国人来讲,生活的艰难,生活的困苦,能够活着就是最大的目标,没有别的指望了。所以几千年的传统让中国人总是习惯于“被”生活,被生活的一个个任务推者走,被习惯、传统推着走。小时候,被大人,被父母安排着生活,家长的要求就是自己的生活目标,成长之后,被单位领导安排着工作,领导的要求就是自己的目标,挣钱也是为父母,为儿女生活。为了照顾他们,为了培养他们。老了,该享受生活了,又为孙辈生活,天天接送,安排学习,没完没了,“被”生活着。大家都认为这就是生活。

回来讲那些得了癌症的老人,治与不治是他自己的选择吗?一般中国人都不会让他选择,如果医生真把病情告诉了病人,家属是会和医院打架的。因为病人没权力对于自己做决定,他就应该被家属来决定治与不治。这一点与外国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前些时候,看到一本中国人描述自己在美国生活的书,讲到自己的一个美国房东。房 东家的老太太,得了不治之症。美国的医生是先问病人自己的选择,再问儿女。而那位美国老太太自己就选择了放弃治疗,儿女们也顺从了老人。结果,没过多久,也就是说没受多少罪,老太太就在医院里,平静在去世了。如果中国人能够自己安排自己,治与不治由任自己决定,可能面对治不了、治不好的病,也就主动地放弃了。不受那个罪了。

再说中国人贪生的观念,这里讲中国人贪生怕死没有任何贬义,只表明一种生活的态度。当中国人习惯于自己把握生活,追求生活之中的乐趣,自己的快乐时候,中国人对于生的态度才可能有改变。被生活,更多地是从别人的角度去活着,但人就是为别人活着吗?如果从尽孝角度,人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有抚育下一代的义务。那么讲,人有为别人活的一部分,但是,人还有自己呢?你自己怎么活呀!你活的目的是什么呢?你就不要活的意义吗?生是所求,但生就只为活一口气吗?如果是别人让您活着,安排您活着,像一些植物人,那活着就是活一口气。可能会为家属继续挣着工资,继续维持着待遇,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讲,真是没有意义了。如果一个人本事大,还有人类的目标,民族的目标等着他去实现,比如那些科学家,那些艺术家,那些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人。那他可能活着很累,但是很有意义。作为一般人,如果已经尽了自己的义务,那么就应该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就别满足于出一口气。在另一本讲美国生活的书里,有这样的一个例子,说是美国的医生,在检查出不治之症后会问病人,你还有多少钱,够不够买一张船(游轮)票的钱,如果够,利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去心情地享乐吧!医生实际上是告诉你不用在治疗上下功夫了,既然不治之症,您还和老天爷叫什么劲呀!这话让人听了,美国人叫痛快,中国人则会急!!因为美国人活着要活着乐趣,没乐趣不如不活。而中国人只求活着,不让活就不行!

其实任何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禀性也离不开求生这一点,这是人类的本性,从动物的本性。但是,人不是有着自觉意识的动物吗?人不应该有着比基本需求更高级的追求吗?离开这种最基本的东西,中国人在生之下,找没找到活的意义和目标呢?

当然,人能够活到明白,也确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不留神,就回归了本性。动物的本性,都怕死,哪怕再受罪,也得活着,那怕有一丝生的希望,也要做最大的努力。结果是活着呢?但是,还不如死了呢!

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怎么都会结束,再怕死,也逃不掉。既然活着,就活得快乐,享受生活。现在一句时髦的话:生活得要有质量!

 

当今社会开放了,相对地自由了,但是,中国人富了没多少年,中国人自觉地生活下来,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没多少年,让中国人觉醒,让中国人学会自己掌握的生活目标,还得有一个过程。如果哪一天,中国真正通过了安乐死的法案,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讲,那是一个幸事,对于中国来讲,可能也算是一大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