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觅黑暗

(2008-02-14 08:56:11)
标签:

情感

分类: 感悟
 

寻觅黑暗

 

 

我是一个睡眠困难的人,时不时地躺到了床上,却找不到睡意。午夜时分,经常躺在床上,数着十几公里外低飞的“红眼”航班。每当刮北风的时候,西南方向飞往首都机场的航班都要从丰台上空,由西向东飞过。在夜空中,看着跳闪着航灯的飞机,一架架地从南向的窗户上划过,也是一道风景。

住的楼层较高,南向的窗户是落地窗,开面也很大。睡不着的时候,时常站在窗前或躺在床上,远望窗外的风景。这些年污染治理得不错,窗外像澡堂子一样的雾沼沼的时候不多了。但是,即使风把天刮得再晴,把罩在城市上空的云雾、烟霾吹得再干净,窗外也只能看到稀疏的十几颗星星。人都说月朗星稀,现在就是初一,定睛数一数,也还是稀稀拉拉的十几颗星星。满月时分,月亮也是灰淡淡的,没有儿时所见的那种有一丝金色或金红色的光辉。这一切都缘于城市里那过分耀眼,无时不刻在闪耀着的灯光。

记得小时候,夏天常在院了里铺一张凉席,躺在那乘凉。仰望天空,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一条宽宽的星带,越过天穹,从西北划向东南。在所谓的“银河”里有数不尽的、密密麻麻的大小星星,牛郎、织女则隔河相对。那个时候眼睛也好,兴致也高,时常对着书,查一查星座,找一找三等星,四等星,甚至五等星。那个时候的夜空,能数的星星怎么也有几千颗。

记得小学的时候,班里从京北迁来一位同学。他家原来住在山区,他讲起在山上住的时候,向南远望,隐隐绰绰得见京城的灯火。他的父亲曾讲,“远处那片灯光就是北京城”。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到过北京,北京在他心中就如同在梦里一样。这位同学的名字早已忘记,但那几句话,让我记了几十年。

我总在设想他所在的境域。当然,也曾设想唐人张祜写的:“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特别是后两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的那种境域。人处黑暗,或者身处孤单的时候,眼见遥远之处的灯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域?感觉会是很奇特。我总觉得那是一种梦境,是一种难于境遇之境。古人讲,洞中观火,或者说叫洞察。身处黑暗,近身之处伸手不见五指,远望星火,或者远望星空,人似乎看到了远古,又似乎看到了未来;人清醒了,又梦幻了。总之,人安宁了。人被一种难于企盼,远在天边的期望,不可思索,不可言喻的梦境,凝住了。在这种时候,身处黑暗,看不到了自我,甚至感觉不到自我,看到的只是远处的星火,天空中的星光。当远处的星火可以凭借想象随时被拉近的时候,四下静空,只有眼中的一点星火的时候,一切都净化得进乎虚无。人真正与自然融为了一体,没有一切的烦恼,没有了一切的困扰。呵,梦境呀!没有任何胡思乱想,清凉纯净,有一丝未能言明的恐惧的那种梦境!

现在人们都在讲幸福,或者幸福感,但生活在这种纷乱的环境之中,哪里会有幸福感?甚至说那里会有感觉呢?整天忙忙叨叨,追着欲望跑,或让欲望追着跑,静不下心,停不住脚,不要说幸福,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体会。

午夜之后,似乎城市已经沉睡,一切似乎已经安静下来,但是,看一看到处闪耀着的灯光,看一看城市主干道上从郊区不断开入的大型货车,以及那些打着顶灯来去匆匆的出租车。你就知道了,“城市”就是一个没有“夜”,也从不感到“晚”的环境。城市让很多人们没有日出日落的观念,城市没有一刻能够停下来。人停不下来,心静不下来。人们被眼前不断晃动的影像把魂都揪走了,人没有了自己。

我真想抽个时间远离城市,到乡间看一看星星,甚至躲到乡间,去追找一下黑暗,也许进入到那种梦幻般的境域时,我的心灵才能够清静下来。

 

追寻着希望,畅想着已经离我远去许久的意境,我又失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