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尔山行记  之三

(2007-10-08 13:53:55)
标签:

旅行/见闻

分类: 游记
 

阿尔山行记  之三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三

            玫瑰峰西南望去,低低的云层下,碧绿的林地,刚收割过的庄稼地泛着层青翠,几处红色的房屋,艳艳地衬在黑色的土地之中。

 

从阿尔山森林公园回到住地,刚吃过晚餐天就阴了,几道闪电过后,雨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入夜后,雨还紧一阵、慢一阵地下。想着明天的行程,心中留有一丝的忧虑。

早上起床到外边看了看,雨已经停了。看着天上满布的乌云,把太阳镜遮阳帽都收到了行李箱中,拿上了伞。雨后的风很凉,又套了一件厚厚的运动衫。

旅游大巴按既定时间出发了。前行大约半个多小时,头顶的云色渐渐变淡,展现出了层次。透过车窗,看到层叠堆挤的云层,顺着山谷,一层层地排向远方,云缝中露出淡青色的天空,景色甚是别致。同行中的一位手快,拿出了相机,隔着车窗留下了这少见美景。

车前行了还不到一小时,到了第一个景点,玫瑰峰。称其为峰,实在是叫大了,叫个岗,可能还恰如其分一些,因为其通高不过五六十米。它成因于地质变动,几大块火山岩,被从平地而推起,竖了起来。另一块稍小的岩石则横落于大的山岩之上,如同被后放上的,称为飞来石。此峰取名玫瑰,在于岩色黑红,雨后,更偏红一些。

山虽不高,但是很陡,一步一个台阶,爬不到一半就气喘吁吁了。同行的老同志,看到这么陡,根本就没有上。这时听到队伍后面的传上来一连串的叫喊,顺着叫喊声回头,看到一条狼狗,一步一跳地蹿上来了。一转眼功夫,这条狗就蹿赶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为什么说是“跳”呢?原来这条狗是景区看门的狗,不知让谁把后腿给打断一条,三条腿,走起来一步一跳的。虽是三条腿,但还是比人强,跳得很快。这条与导游似乎很熟,对每一个游客也很友好,在它的引领下,坚持了几步,就登上了这座不高的“峰”。

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就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对面是与蒙古接壤的一道山脊,相距十来里,山上的林木历历在目。左右两向,目光所极,啊----哈!天之际,地之缘,清晰地展现。低低的云层下,碧绿的林地,刚收割过的庄稼地泛着层青翠,几处红色的房屋,艳艳地衬在黑色的土地之中。一条公路,像长长带子一样伸向北方。队伍中的摄影家们支起三角架一阵狂拍。我手中是一部傻瓜级的数码相机,在家里拍一些人像是没有什么问题,在北京拍景色也没有感觉有什么缺憾,一句话,够用。但是到了这里,真是枉哉!枉哉!手中的相机真对不起这等美景。如能抱一台哈苏来,随随便便都能当个摄影家呀!

玫瑰峰本身特色并不多,就是一个观景台。二十多分钟后,人就陆续下山登车了。车沿着公路,一路北行,去我们下一个景点,七彩湖---巴尔虎民俗园。

车行不远,出了阿尔山的地界。开始还能见到像样的山,行车一段后,山变成了起浮的丘陵、漫坡。沿着公路前行的方向,看到中铁十九局在新修一条铁路,猜想是从伊尔施连接到海拉尔的。公路随着漫坡起浮,随着车的行进,周围显得越来越空旷。公路对面的山坡上时不时地见到割草机在大地上描绘出的痕迹,齐刷刷的草茬,如同电推子剃过的光头。圆柱体的,打好了的草捆,零零落落地散在草场之上。偶尔也能见到一片片的松林,但听导游讲,大兴安岭林区与呼伦贝尔草原的一个区别是松树不同,林区的松林大都是特有的落叶松,而进入呼伦贝尔草原,路边出现的松树,就已经是樟子松了。

天已经完全放晴了。阳光从背后照过来,草地显得更加翠绿。蓝蓝的天上的一缕缕散云,已经被风撕扯得没有了样子,下衬着绿地,上看风用白云在蓝天的“涂鸦”,感觉真是一幅极其美丽的图画。行车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一处景点。这是一位巴尔虎部族妇女开办的一个民俗园。园子就在路边,建有七八座蒙古包。不是那种原始的可移动的毡房,而是按蒙古包形式而建的固定式建筑。下了车,固定的蒙古族人迎客的套路,献哈达,敬酒。

民俗园的项目其实很是简单,穿民族服装照一照相,骑马在草原上遛上一遛,吃一顿蒙族的手把肉、烤羊排。为这些项目,大可不必跑这么远,距北京不远的坝上草原都有。但是饭前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让你真实地感受秋天的呼伦贝尔草原,这也许是当天行程最大的收获。

巴尔虎民俗园的东面就是所谓的七彩湖,远远望去,像平躺在低处的一面镜子,亮亮的。因为到湖边来回要两小时左右,午饭前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了,所以就没有往这个方向走。顺着公路的方向北望,在漫坡的顶处有一处草原上的沙洲。淡黄的沙洲之中点缀了两棵墨绿色的松树,算是一处美景。同行的摄影家们,在蒙古包边上就发现了这处美景,支起了三角架,用他们的“大炮”瞄向了这两棵树。我决定顺着这个方向走一走。

草原上没有什么高耸的东西,风在这里可以肆无忌惮。在蒙古包里向外张望的时候,一切都静静地停在那里,阳光照射下,到处都暖洋洋的。一步迈出,即刻感受到偷袭来的草原风,因为没有任何东西遮挡,所以风行走起来也没有声响。阳光虽暖,秋天的草原风吹在身上还凉飕飕的。出门时虽又套了一件厚运动衫,身上被风吹到一侧还是感到凉。这时想到了包里有伞,雨是不用防了,挡一挡风还是可以的。把折叠伞打开,搭在左臂上,踏着软软的草地走向了沙洲。

老话讲,望山跑死马,在空旷的草原上,空气透明度极高,看似不远的地方,真正走起来,也是颇为耗时的。但在草原上,即使没有目标,走,本身也能够让你有一种特有的感受。也许是到了深秋,也许其本身就是这种样子,走在草原上,感觉脚下的草生长得很低矮,脚踩下去软软的。北京地区也有的一种白蒿,在这里遍地都是,走在草地上,可以嗅到浓浓的蒿草香味。顺着嘎---嘎的声音,看到草原上特有的蚂蚱,在迎着风飞舞。它们嘎--嗄有节奏地拍打着翅膀,顶着有力的西风在一米到两米之间的空中,不离原地上下起浮。走在向阳背风处,把伞收了起来,躺在草地上休息了片刻。周围静得很,西侧公路上偶尔会过一辆汽车。看着远在几公里外,一个黑点,一点变大,当分辨出车体的颜色的时候,能听到机器的轰响。随声音一阵阵变大,再一点点地远去,感受了草原的宁静。

走过了两个漫坡,到了沙洲近前,有一辆红色的汽车停在了沙洲附近,几个人正围着松树观看。拿出了相机,连同这处美景,把这几个人也留在了画面里。

看一看表,时间不早了,为了不影响团体的行动,近在咫尺的沙洲,还是没有去登,起身返回了蒙古包。事后听同事讲,就差这么两里路,我错过了草原上最美的景色。登上沙洲,可以看到沙洲的另一侧,那里有一个小的水塘,时不时地有(黑黄)各色的牛来此喝水,颇有味道。

午饭后,按照别人的指引,去了东南方向上距蒙古包不远的一片松林。林中有几棵高大的樟子松,想来有几百年的历史,粗大的树干一个人是抱不来的,树根处有黑黑的过火的痕迹,想来是十多年前,外蒙古烧来的那场大火留下的。松林的东面,在背风处,长了一片不知名的植物,肉红色的。还有一种灌木,结出了红红的果实。红红的果实很是诱人,但是草原上的东西还是不敢瞎尝的,谁知是不是有毒呢?在几处留了影,就收兵回了蒙古包。

登车回程的时候,蒙古包的主人特意安排两位姑娘两位小伙骑上马送了我们一程。

    从呼伦贝尔回到阿尔山已是傍晚,收拾行装,准备回京。第二天一早,惊讶地发现,外边水已经凝住----结冰了。回想在阿尔山几天的行程,真希望自己的记忆也能够把阿尔山的美景凝住。看《指环王》的时候,感受了新西兰的美景,到了阿尔山才知道,中国也有与之相媲美的地方。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三
蓝蓝的天上有一缕缕散云,已经被风撕扯得没有了样子,下衬着绿地,上看风用白云在蓝天的“涂鸦”,感觉真是一幅极其美丽的图画。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三
      从玫瑰峰北望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三
                                草原上的沙洲还有樟子松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三
                               不知名的肉色的野草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三
                   不知名的灌木还有红红的果子
阿尔山行记 <wbr> <wbr>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