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游记 |
黄果树瀑布行之感受
黄果树瀑布距贵阳有一百多公里。8月21日一早,我们一行人从贵阳的神奇酒店出发,登车出游黄果树。车一出市区就上了高速路。在贵州几天,天大多是阴着,时不时地下点小雨。见不着太阳,也搞不太清楚方向,感觉车是向西行的。行车有两个多小时后离开高速路,车又开始山路上转。七拐八转,时间不长,从侧面车窗向下看,低处的山间有一片人工修缮园林,有大屋顶的楼宇像是宾馆,好象还有几块被铁网围起来的网球场,感觉似乎是快到了。下了一个坡,大巴拐进一个不太大的停车场,黄果树公园到了。天公不作美,下车当口,空中又飘起了一阵细雨。停车场不太大,车很多,叫卖的小贩也很多。景区大门修得很漂亮,树立着的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牌也很醒目,有很游人在此照像留念。黄果树瀑布不单纯是一个自然景观,已经被圈了起来,开发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门票很贵。进入大门之里,在还没有真正进入谷口的弯道上,人工修建了一个盆景公园。有特意点缀的假山,修整得很美的盆景。应时的花木,特有的竹丛,红紫黄绿地妆扮着长约一里多的弯路。绕过这一段,开始进到谷口。瀑布在深谷尽头,距谷口大至有一两公里的距离(也许还长一些)。这一条深谷,似乎就是经河水千百万年冲刷,随着山崖一步步崩塌,河道一步步的后退而形成的。因为山谷并不是平直的,而左崖长,右崖短的一个弯谷,刚进谷口似乎是看不到瀑布的。顺着河道左崖半山腰上人工修建的游览便道,一路前行,走出几百米,就可以看到水气环绕下奔腾的瀑布了。瀑布并不正对着谷口,而是横斜着,挂在山谷尽头右侧的山崖上。明代徐霞客形容这一处瀑布时讲:“翻岩喷雪,溪皆如白鹭群飞。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捣珠飞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励。”他讲出黄果树瀑布的气势。在远处看瀑布,看到的是瀑布的侧面。在一片苍绿色的山谷里,高高的山崖上挂着一道既宽阔又高大,不断奔腾跳落的水幕,却是一番风景。游人多是未到瀑布跟前,就开始借景留念了。近景是翠竹,远景是瀑布,美得让人感叹。很多介绍这一景点的图片大多是在这些位置留下的。
游览的便道是一步步地下坡,在刚进入谷口之时,似乎比流淌瀑布的山崖是还高,一步步地迫近瀑布的时候,便道则已低到正对着瀑布的中腰。因为山谷是一个弯谷,进入谷口一路走来,从高处,从侧面看上去,一切都是瀑布带给人的美。但走到山谷的尽头,当迎面与瀑布相对的时候,人就感觉不到美景了,美景已经从眼界之内消失掉了。美是和谐。美需要衬托,美带给人是一种欣快,任何美的主题都应该能够被人欣赏。但是,当我真正站在瀑布对面,面对着瀑布的时候,我感觉到的只有震撼!因为所站的位置太低,下落之前的河道根本看不到,流淌的河水不管是平静的,还是激荡的,如果你能看到,似乎你可知它的由来。如果看不到这涌来巨浪的源头,尽管明白没有无源之水的道理,心理上是没有准备的。当我站在那里,上下左右映入眼帘的只是迎面涌来的水浪。水浪从我仰视的上空,铺天盖地砸下来,心被震憾了。进入公园前,叫卖雨衣的小贩曾告诉我们,近几日上游下了雨,河水大涨,瀑布很大。我第一次到这里,没有见过涨水之前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枯水期的瀑布是一道清水,泛着白色的雾气挂在一片绿色的石崖上,那绝对是一种美。也曾看到过一些照片,有人还会站到瀑布下的深潭边去留念。但是涨水的黄果树瀑布不是这样,褐色的河水挟着轰轰的震响,不断地从你眼前跌落。看着直冲向你,又在你面前跌落下去的瀑布,会眼晕,会有一种要随着瀑布跳下去的冲动。你看不到美,只会感到大自然的力量。
在靠近瀑布的一段路上,已经人工修建了回廊。到了瀑布近前,如果不出回廊,水是不会濺到身上的。一些年岁太大的人,或者太小的孩子,一般在此停留后就会原路返回。也可以在离瀑布远一点地方,顺着台阶,向下走一段,到瀑布下的河边看一看。但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继续前行。因为瀑布就在山谷尽头的右侧,沿着石壁上修出的便道,可以转到挂瀑布的山崖一侧。瀑布虽然从崖顶上奔腾而下,但在山崖当腰,却有自然形成的岩洞,人可以从瀑布后面一直穿行过去。出回廊前行到岩洞口,这一段路是需要勇气的,瀑布濺起的水气,被谷口吹来的风推着,横拍向了正对谷口的山崖,山崖上如同在下着一场暴雨。在众多同事和游人挟带下,我穿着保鲜膜一样薄的雨衣一路小跑冲向岩洞。雨衣在这个地方真管不了多大的用,因为有风,雨衣一下子就被吹起来了,我怕把相机和手包湿了,一手把两样东西抱胸前,一手按住雨衣的下边,全然顾不得别处。虽然只有几十米远,但横扫过来的水气,把全身除前胸和后背外都淋了一个透,鞋里全都是水。走入岩洞,洞堂时宽时窄,道路时高时低,有的地段面向瀑布的一面完全暴露着,可以从这一侧看到跌落的河水。只不过水是向下,向前奔涌的,洞顶的遮挡使得洞内感觉十分安全。岩洞并不很长,穿行过去用不得三五分钟。出了岩洞,有一个修整得很好的观景台,很宽,有石桌、石凳。因为处于上风位置,距水帘虽近,却无任何水雾的侵扰。穿行之后,当从瀑布的另一侧出来后,坐在石桌之前,整理湿透衣服,倒出鞋中之水后,心境就完全不一样了。似乎忘记了刚才的惊心动魄,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完结了。就如同刚刚看过一部好莱坞大片,从电影院中走出后的感觉一样。
但是,从坐在石桌前那一刻,我似乎有了一些后悔。我后悔我不应该从瀑布后面穿过。我应该在面对瀑布,感受了瀑布带给的震憾之后就原路返回。瀑布下的岩洞给了人们一种新奇,但同样会给更多的人一种不良的启示,把瀑布带给人们心灵的洗刷打了半折。面对瀑布的时候,人是渺小的,人是无力的,人不得不敬畏自然力。而走入岩洞,人们安稳了,人们自得了,人们感觉到自己的狡黠战胜了自然的蛮力。在洞内再看跌落的浪水,让人感到自然力在人的面前的一种凄楚和无柰,从而更助长人们心中种种丑陋:不敢面对却不服不认,狡猾逃避又阿Q式的满足,充满自卑又极度狂妄。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人来讲,没有人经历过地震、海啸,不住在东南沿海对于台风也少有认识。平静安宜的生活让人们根本地忘记了大自然带给人的恐惧,更感受不到大自然对人的教诲。人们生活于自我把握的小圈子里,人们除了在工作上,在生活环境之中的对手之外,对外界没有丝毫地畏惧。人们享受着自己的任性带来的快乐,人被宠坏了,心被宠坏了。人开始脆弱而敏感,开始自私而卑鄙,人们开始游戏自我和游戏他人。不是现代生活环境养坏了人,而人心灵上的逃避,使人忘记了天地之间人的本性。
古人讲,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行不在于游历,而在于去感受,感受各种各样的人生,体会他人的生活;感受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感受天地之大,感受天地之间人生永远无法把握的神奇。人只有有了这种种感受,才会明白自己的渺小,才能克制自己的狂妄。有人讲,人应该敬畏父母,敬畏人类文明历史,更应该敬畏自然。如果没有这种起码的敬畏之心,再聪明的人,再有成就的人也不过是智能动物。没有了人之神性。
盆景园
进入山谷感受瀑布
瀑布美景
跌落的河水
瀑布的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