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康哥》之饭馆赊帐篇

标签:
吃饭赊帐育儿 |
分类: 职高生 |

《美食与康哥》之饭馆赊帐篇
“你去看一下康康,去超市买酸奶怎么还没回来。”昨天上午在学校陪练节目,下午体育馆陪打球,降温衣服穿少了受了风寒,喝了大葱水盖着两床被子,我躺在罗汉床上指挥刚下班的中年人。
“对了,他刚才打电话说要吃日本料理,我让他回来放了酸奶再去,你顺便看看是不是在那里。”中年人放下锅铲,赶紧换了鞋出门。
“看到了,一个光头,正坐在里面吃。我没进去。”几分钟,中年人就回来汇报。声音里分明带着一点欣赏。
“妈妈,我回来了。”光头青年推门进屋,气宇轩昂。
“酸奶也买回来了。我吃了日本料理,吃嗨了。”青年人忙不迭汇报。
“儿子回来啦,吃了多少钱?”爸爸从厨房出来。我们都关心他吃了多少钱。
“180元。”很顺溜地回答。平时买了东西回来汇报时用了多少钱通常是结结巴巴说不清楚,还得拿了小票出来看。
“180?”爸爸的声音有点急,估计他觉得是不是弄错了,这么贵。
“哦,好吃吧,都吃了什么呀?”我赶紧用温柔补台,要不一会他该急了。带他去吃过一回,他那么能吃,这个价位应该不会错
“吃了炸鸡块、酱烤鱿鱼、豆腐大酱汤、特色卷寿司、蔬菜沙拉、提拉米苏。”手上还拎着一盒寿司。
“你刚才拿了多少钱去?”我知道,他自己的钱包里只有几十块钱。
“拿了多少钱?”他又开始嗫嗫嚅嚅。
“对呀,你是在妈妈钱包拿的钱还是在外婆钱包拿的钱?”继续引导。
“在哪拿的?”他有点懵的样子自问。
“拿了几张?”再精准引导。
“拿了50元。”
“50元哪够啊,你吃了180元。”
“吃饭的小票呢?”
“没有小票。还没有付钱。”说完,他如释重负般露出坏笑。
哈哈哈。我们全体笑得不行。原来,这家伙吃的是赊帐,他竟然可以去饭馆吃赊帐。从前,在我们老家,只有那种无赖混混才吃赊帐。
“去付钱。”青年人拿了外婆的买菜钱包,开始数钱。
“康康,我跟你一起去。”外婆担心外孙搞不清楚,拿了钱包,叫上爷爷,祖孙仨付赊帐去了。
“我对小伙子说,他没带钱你也让他吃,我要感谢你。”外婆回家笑嘻嘻地汇报。
“看你外孙多能耐,敢吃赊帐了。”中年人对外婆说。
“你孙子多乖,还给你们打包了一盒寿司卷。”我对爷爷说。
一家人对这个赊帐吃饭馆的家伙竟然充满欣赏。
吃了赊帐的家伙回家后翻出他的《1088例家常菜》菜谱,找到了豆腐大酱汤。但凡在外面吃了什么好吃的菜,回家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查菜谱,然后要求:妈妈教我做。
长此以往,有没可能真培养出一个大厨呢?问题的关健是,大厨他妈得先成为大厨娘。
第二天中午(也就是今天中午),青年人上学去了,我特意带了外婆和爷爷去小区里的这家日本料理吃了一顿,顺便又挖掘出一些细节。
“昨天我儿子来吃饭,他自己点的菜吧?”我问店小二。
“是的,他自己点的。”
“开始就点的,点了直接说打包。”
“180元是你特意告诉他让他记住的么?”比较关心这个,他通常记不住花了多少钱。
“没有,我把小票打出来给他看了。”视觉型的家伙,看了自然记得牢。
“吃完了没付钱你让他走,你不怕他不给钱啦?”最关健的问题。
“不怕。”店小二笑嘻嘻地回答。
“走的时候他留了电话的。”(跟青年人确认,留的他自己的电话。以前他是留妈妈的,自我意识爆棚啊)。
“谢谢你哦,以后他可能会经常自己来吃,请你关照哈。”
这个可爱的店小二才18岁,比康康还小一岁,多懂事的孩子。
和外婆节省嫌贵,我说你们孙儿赊帐都敢吃,你们怕什么?
PS:至于吃饭要带钱,不能赊帐,给妈妈打电话,不能先斩后奏,这些,是后面的事了。对于当下这个叛逆青年,教得不露痕迹,还得有技巧。
此文完成于2017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