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康的行为问题张春华老师的建议

(2013-10-09 22:22:02)
标签:

自闭症

行为问题

干预

认知

行为

分类: 教育训练

写在前面:因庆前,张春华老师看了我的博文《不说眼镜说什么,再谈康的行为问题》,就文中内容给了建议,她从行为和认知的角度来谈的,很客观很中肯。感谢张老师,这么多年一直关心着她的爱徒康康。经张老师同意,转贴于此,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并受到启发。


邹姐,你好!

我看到博客上,你写的康康的问题了。我有一些跟你或许不一样的想法。

康康重复地说那些不要如何的话,是在那些跟他说这些话的人面前。这些话,全部是负面语言,恰恰正面强化了孩子的行为。跟他说这些话的人,多次与这些指令配对,也就成了正面的强化物。也就是说,只要说这些话的人在他身边,他重复地说这些话的行为就增加。这就是正强化。


从行为的角度看,他说这些话是正强化的结果。从认知的角度看,是他缺乏谈话内容和谈话技巧的表现。所以,我认为解决的策略可以双管齐下,从行为矫正和提高认知两方面入手。

行为矫正:杜绝跟他发出负面的指令,给他的指令必须正面而积极。不要跟他说不能干什么,而要说你应该做什么的话。并且,对他表现出来的我们期望的行为进行及时表扬。如果没有出现期望的行为,即便是一般行为,只要没有那些负面的不适当行为,也给他一些表扬。这样,我们侧重于强化他的非问题行为。我相信这个效果会很好的。

从行为的功能看,他重复地说那些话,开始具有引起注意力的功能,我个人还认为时间久了行为固着下来,还有一些自我刺激的成分。所以,从引起注意力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就应该是冷处理,不对视,不对话,忽略,绕开话题。针对自我刺激的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话题,通过别的话题占用他的嘴巴(这是通过不相配行为的原理来处理,也就是说嘴巴只能说一种事情,我们用让他说我们的话题而代替他说那些话题)。

认知的角度上,康康需要继续拓宽认知面,进而提高他的兴趣点和与人交流时的话题广度。还有,与人说话的话题选择技巧需要跟他说一些。他有说话的欲望,却又不被允许说这些他以为可以说的话,他岂不是要憋死?

关于他在外面跟人说话的话题,我建议教他适当说关于自己的事情,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的话,最多泄露的是他自己的隐私(当然,也需要教他跟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时,具体说哪些才可以),至少没有了打探别人的隐私之嫌了。

比如,我今天早晨在家里吃了什么饭,谁做的,好不好吃。我昨天晚上玩了什么 游戏,游戏是什么规则,我玩得结果怎么样。我周日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哪里玩,我见到了什么,吃了什么新鲜食物,我开不开心等。

比如,我刚才在路上见到一个奇怪的人,天气很冷,他却穿着短袖的衣服,牵着一条黑色的狗,那条狗跑得很快,那个奇怪的人都快跟不上了。

鼓励康康跟别人谈话时,多用叙说,少用问句。这样的话,就可能需要教康康一些如何叙述一件事情的能力。所以,这个口语表达的能力需要相对的提高。

 

如果康康叙说的能力提高,他在跟别人谈话时,就不太会打探别人了,也不会总是不厌其烦地问别人问题了。别人听他叙说事情,也应该是一种享受。随着他这个能力的提高,一定要注意的是:谨防孩子将你们家庭的隐私也同时捎带出去。所以,一边提高孩子的叙说能力,一边管住家里的隐私问题。一定要保证康康在家里的所见所闻都是可以出去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惊无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