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俊芝教授指导之七

(2010-03-19 16:18:17)
标签:

自闭症

张俊芝

指导

教育

分类: 教育训练

两周前,收到张老师邮件。邮件的内容是讨论关于康康不能够用自己的话提要求,而总是用成人的话来开头这个问题。

张老师说,本来想打算通过编写对话来练习,想了想认为康的问题首先是解决如何主动用正确的话提要求,然后才是解决如何对话,把谈话继续下去。于是她决定把练习定在表达的开头上。希望我能够列出日常生活中康康经常用到的表达他需求和愿望等方面的句子,在生活中教。

看完邮件,整理了一些问题,拨通张老师的电话。下面是张老师的电话指导记录(略有添加)。【最近太忙,今天才整理完成】

总是用成人的话来开头

原来我和KY都认为,康总是用成人的话开头,除了没有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还跟他的不自信有关系。比如想吃糖,他不是直接说“我想吃糖”,而是说“糖吃多了会得蛀牙,不能够多吃”,用我们平时嘱咐他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认为他其实是自己在作思想斗争,想吃,但同时又记住我们的嘱咐“糖吃多了会得蛀牙”,不敢直接提出吃的要求,于是就开始绕圈子。

针对这个问题,张老师是这么看的。她说,这不单纯是不自信。她认为应该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他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和独立把握一件事情的能力

平时我们常谈到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当他确实无法控制和约束自己,提出不能够满足的要求时,需要大人帮他把握,帮助他学会自我控制。当然,并不是武断地否定他的要求,而是要通过具体事例,用简单明白语言告诉他道理,让他真正的理解和接受。

除此之外,独立把握一件事情的能力,对孩子相当重要,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关乎到将来长大后是否能够独立做事。所以在生活中只要不涉及到安全和原则性问题,可以多给他自己作主的机会。

二、他不具备说服大人的能力

想做一件事情却可能得不到允许,那就要想办法说服大人。如何陈述理由说服大人,非常重要。一定要帮助他建立起“说服对方”的能力,将来不具备这个能力会非常被动。当然,说服的前提是这件事情确实可行,比如“想吃糖”这件事,可以教他说“好几天都没有吃过糖了,今天就吃两块”,“实在太想吃了,今天吃了明天就不吃了”等等。一定是合理的理由,而不是狡辩。过程中把丰富的语言揉进去,同时达到教他语言的目的。

除了教会他“说服”,同时,也要教会他学会让步。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满足他的所有要求,一提要求就必须马上实现。大人用他听得懂的话,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够这样的理由,教他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当然,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要伤害他。

两个方面:他说服我们,我们让步;我们说服他,他让步。这是人际交往中正常的两方面。

总结起来就是,用大人的话提要求,一是因为他不自信内心矛盾,二是由于他自我约束能力欠缺,三是他不具备独立把握和决定一件事情的能力。

【原来,在他不正确的表达后面,有这么多复杂的原因。】

总用问句表达陈述句

很久以来,康都是用问句表达陈述。比如他想去超市,不是直接说我想去超市,而是说“去超市吗?”。比例基本上达到70-80%。

首先,一定要注意把陈述句教在前面。当孩子语言发展起来之后,一定要先学会用陈述句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象康康已经两者颠倒,除了在生活中随时教,还需要设计情景和课件来重点教。可以整理出平时他常说的一些事情的正确表达,写出来,示范给他。比如:想吃东西开头该怎么说,想出去玩开头该怎么说,想买一件东西开头该怎么说等等。详细列出他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类似句子,大量正确示范。另外,切忌总是处于不断纠正中,容易让孩子产生措败感。尽量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设计好课件,提前做。

这一项,目前作为一个大课题来教,争取在三个月内有所突破,达到可以较为正确地陈述自己的要求、愿望和观点。

语言的丰富性

康康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进步,所以不能够再停留在单纯的语音矫正和简单表达上面,接下来要在语言的丰富性上下功夫。一句话有好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想吃粉蒸肉,可以说:哎呀,我好谗啊,好想吃粉蒸肉;好久没吃粉蒸肉了,实在太想吃了;妈妈做的粉蒸肉就是好吃。又如,想出去玩,可说说:天气多好啊,想出去玩;上了一周课太辛苦了,出去玩玩放松放松吧;春天来了,植物园的花开了吧,去植物园玩吧。把多种表达全部列出来,让他练习,慢慢地表达就会越来越丰富。当然,中间涉及到词汇的积累等,基础很重要。

总而言之,按照普通人灵活多变的沟通和表达方式,设计课件教他,教会他选择和运用。过程中可能运用不恰当,没有关系,需要给他充分的时间和耐心。

生活中的思维训练

我谈到我在生活中教康的一些具体事件,举例说他烙饼放咸了,我只是简单提醒盐放多了下次少放点。张老师说,应该拔拔高,一定要通过事件练他的思维。练习他反省一件事情的成败对错等。比如烙饼,咸了,总结是因为盐放多了,那下次应该放多少才合适。比如外出天气很冷但带的衣服太少,总结外出前可以看看天气预报,决定如何带衣服,反省问题然后知道以后怎么做。总结是拿现在的事情来说,回忆过去怎么样,对将来的事有什么意义。通过对事情的反思来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更好地指导以后的行为。形成思维的连接,而不是支离破碎。行为方式应该在完整的思维下越来越好。

 

PS:由于我们总提醒他不要用问句表达陈述,他牢牢地记住了。有一天,他得知我以前的同事许给我打电话,就说:“许阿姨家有电梯。”他没去过许阿姨家,也不知道阿姨家有没有电梯。姐姐就在旁边示范:“妈妈,许阿姨家有电梯吗?”康康立即很认真地说:“要用陈述句表达,不能够说‘吗’。”我和姐姐哭笑不得。

 

相关阅读: 《张俊芝教授指导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