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康的语言之十一:社交中的语言问题二

(2009-11-03 10:59:14)
标签:

自闭症孩子

社交语言

障碍

教育

分类: 教育训练

前面谈了“你贵姓”,接着说另一个现象:“自顾自说”。

例子2:自顾自说

康康的语言,已经从初期的激发动机矫正语音进入到第二个时期。甄老师《社会性教育指南》对语言的第二个时期有如下解释:已经具有了交往动机,懂得了语言的工具作用,并开始与别人进行简单表达,那么这个时候,表达内容和方式就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了。

同“问贵姓”一样,他强烈地希望能够跟别人沟通交流。比如集体出游或者家里来客人,他可能会没完没了问叔叔阿姨某个问题或者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次爬香山,柏橙和妈妈到我们家中转乘车,康一直缠着柏橙妈妈,问关于人的汗毛问题,没完没了。其实,我知道他是希望跟阿姨交流,但他脑子里的东西太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拣他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说,他没有能力判断对方是否愿意听。正如前面所说,表达内容和方式都存在问题。造成这种病态语言现象深层原因是极端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甄老师)。这种现象在程度稍微好一些的自闭症孩子中非常普遍。另外,从康的个人情况来看,也不排除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引起别人注意,达到交流的目的。就象俗话说的“人来疯”,因为那种时候他总是表现得很激动。

后来柏橙妈妈说,与其让他这样说话,还不如让他闭嘴。说对柏橙他们就是这个原则。她说,在外面,不说话还显得正常,人家不会注意他,也不会招人烦。这种不正常的说话,人家一看就知道他不正常,招人烦。

联想起在协会的两次聚会上,看到的两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一个四处找人说某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距离的事,另外一个则说某种车比另外一种车危险的事,甭管你愿不愿意听,反正他们一定要说,说的时候根本不看你。说实话,看到那两个孩子的情况,特别难受。那段时间康康没完没了总是关注别人嘴巴干不干这类问题,因此特别担心下一步也象他们一样,心情很沉重。当时的想法跟柏橙妈妈一样,与其这样说话,还不如不说话。比如熊宝宝和乐渔,他们俩都是属于安静有规矩话少的孩子,尽管对人的兴趣缺乏但安安静静让人容易接受。

可是,康康现在这样,我能够让他闭嘴吗?肯定不能。一是他不可能乖乖地闭嘴,二是好不容易激发出他的动机和兴趣,哪能简单粗暴地扼杀。不但不能扼杀,还要想办法保护他的动机和热情。在允许他这些怪异方式的存在的同时,有目的有策略分步骤全方位干预训练。当然,这才是最难的。

正如甄老师在《社会性教育指南》一书中所说,这种病态语言方式是思维问题,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制约了他的语言表达。所以,要从思维训练入手,训练他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训练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一方面,提高他的社会认知,促进他语言表达的社会化。

甄老师说,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训练要两条腿走路,即“矫正”和“发展”并行,在矫正中发展,在发展中矫正。答案是知道了,可具体到操作就犯难。从哪入手?计划怎么定?方法和技巧?课堂和生活训练如何结合?在他思维发展、社会认知能力未能够跟上的时候,针对目前的现象,怎么做才能够让他减少这种不正常的行为?

总是有这么多难题在前面。

PS:最近有一些比较好的现象。周末小满全家临时决定来我家小坐,康康没有象以往那样缠着余华阿姨问嘴巴干不干(究其源头,应该是去年某次我们几家出游,碰巧余华上火嘴巴干燥,康康印象十分深刻,后来他就一直惦记,发展到成为一个刻板行为,只要一见到余华准关注这事),好几次我看到他很有问的冲动,但自己克制住了。他坐在余阿姨旁边,请余阿姨喝水,一会儿,站起来,从我身边走过时说,不能说余阿姨嘴巴干不干。

是否意味着,他在理解和自我控制上,又向前迈了一小步?

 

相关阅读:  《康的语言之十一:社交语言问题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