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的文 |
从左到右:韩姨
在康康成长过程中,我们得到来自于许多人的关心的帮助,我们的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事。今天,我想说的,是这几年带康康的韩姨(康康叫她奶奶)、小刘(康康叫她阿姨)和欣欣(康康叫她欣欣姐姐),在康康进步的后面,凝聚着她们辛勤的汗水。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2001年2月13号,康康确诊,同年7月,韩姨从东北老家来到北京,走进我们的家庭,开始了长达3年陪伴康康的生活。那个时候康康刚刚确诊断,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我们不知所措,无论是对自闭症知识的认识了解还是我们自身心态的调整,都非常的不到位,并且,那个时期我们的家庭正遭遇其他方面的巨大困难,可以说,那是一段非常黑暗的日子。
记得那段时间康康的睡眠有严重的障碍,常常是从半夜我们轮流陪着他到天明。从幼儿园,海培训练,到青岛以琳训练,韩姨陪着康康一路走来。这个时期,是康康最困难的时期,也是进步是缓慢的时期。我们在黑暗中艰难地摸索,慢慢地就要看到曙光。
2004年6月,韩姨由于家庭的原因,不得不离开青岛,回到北京她女儿的家。至今,我们仍然保持联系,康康去看望奶奶,韩姨也来看康康,前不久她还给我们送来刚出锅的馒头(我最喜欢吃她蒸的馒头)。
韩姨走后,小刘来到我们家。感谢方老师,给康康带来这么好的阿姨,小刘就象上帝派来帮助康康的。小刘接手康康的那段时期,康康行为问题非常严重。常常是旧的没去,新的又来。随便列举几件,比如必须脱光衣服睡觉等等等等。。。。。。(此处略去许多字,想想还是不要记录那些不堪的往事)
小刘,用心,用脑子、用智慧、用热情,去了解康康,适应他,寻找最好的方法,帮助他克服困难,调动他的积极性,建立他的荣辱感,提高他的理解能力。她能够总结提炼出非常好的办法来教康康,非常用心,敢于尝试,既不过高的估计康康的能力,又不看低康康的潜力,对康康的把握非常到位。这个时期是康康进步最显著的时期,常常带我们惊喜。在以琳,从四组升到三组再到二组。我们从青岛回到北京时,为保证康康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尽管小刘非常希望留在以琳却还是跟随康康回到北京,陪着他上学前班,上一年级。
在带康康的两年多时间里,康康和阿姨建立了非常深的感情,每当我看到康康对阿姨的依恋,那种真挚的情谊,总是非常感动。今天早晨在学校跟校长交流的时候,谈到小刘,校长说看到小刘对康康,无论怎么管教,总是透着一股浓浓的爱。
小刘就要回家,我们是千般不舍,多么希望把她留下,可为了她将来的生活着想,还是支持她的选择,衷心希望她能够得到幸福。
我们已经有约定,回家后,每年必须来北京看望康康一次。
我们家的大门永远对她敞开。
欣欣就象接班人一样,小刘还没有交班就提前来到我们家,曲指算来已经将近两个月。一个懂事的小姑娘,小小年纪由于生活所迫就要担负起生活的重担,真是很不容易。我们把她当孩子,康康叫她姐姐。欣欣很上进也很用心,目前正处在跟康的磨合适应期,相信不用太久,康康就会接受她喜欢她。
无论是韩姨,还是小刘,以及刚刚来的欣欣,我们都充满感激,感谢她们无怨无悔、全心全意地帮助我们,感谢她们即使在我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也能够理解我安慰我,感谢她们给予康康这么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