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无厘头房价收入房产 |
分类: 闲言碎语 |
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听起来很无厘头。
为什么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呢?一个“该”字,很让人寻味。
房子是公众消费品,它是物,不是人,不会说话,因此它不会自己去选择购买和使用它的对象。那么就“该”买不起房的“该”,就是纯粹的、人为的、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偏见。这个偏见说穿了就是转移高房价视线的话题。
我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命题中的“年轻人”指的是多少年龄段的人?既然我弄不懂,也就先跟着含糊的说几句吧。年轻人社会阅历浅,财富积累少不是“该”买不起房的原因。众所周知,买房一般采取的是先首付后按揭的方式,以一个有较稳定职业的年轻人来举例:工作五年,积累十到二十万,购房时通过公积金等其他借款方式应该可以解决首付的问题,而关键是余款的按揭需要每月定期支付,压力也就在这个月供上。月供大于月收入怎么办?恐怕不会有人说,因为是年轻人,所以月收入没有“年老人”高吧?
还有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房价的问题。再举一个有较为稳定工作的曾经的年轻人举例。这个年轻人参加工作十五年,十五年前工资收入低,尽管当时房价也相对较低,但是积累了五年的收入发觉购买当时的房子还是有困难;到了积累至十年,收入是明显的在增加,但是房价涨的速度又早把他的收入甩在后头,那么再到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五年后呢?恐怕收入的增长也追不上房价的飞涨!直到成了“年老人”,你说房子是容易买了还是更成奢望了?
因此,买不买的起房关键不是年轻人与年老人的区别,也不存在“该”与不“该”的问题,而是作为一种提前消费行为,最核心的是房价问题和未来收入预期的问题。
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的潜台词就是:房价就该高,而且就该继续高下去。当然,这个论调出自任总之口并不怪。既然无厘头到了这种地步,那我也不妨跟着耍一回:都说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由此推理可得:未来就该买不起房,国家的未来就该寄居于人之下!你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