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季养生知识

(2011-02-23 12:42:50)
标签:

春季养生

保健

勃勃生机

体育锻炼

散步

踏青

郑富军

郑富君

济南

分类: 药补不如食补

春季养生知识
春季养生知识
 每一个人都有调整一切失和,化解一切疾病的本能。养生的责任就是调动这一本能。每一个人都有自稳定、自调节、自控制、自生化、自演变、自和谐的过程。养生的作用就是促进这一过程。养生的行为目标是促进人的生命过程的自主实现、自由发展与自行和谐。
 养生保健与每个人的一生相伴始终。人生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耄耋之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养生的内容。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相应的养生措施。因此,养生学的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普及养生知识,提高养生保健的自觉性,让人们把养生保健活动当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欣和将定期推出一些养生保健的知识,希望得到您的关注。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如何顺应四季来调养自己的衣食住行呢?本期我特为大家讲解春季养生的相关原则与注意事项。
  春天,冰开雪化,雁来惊蜇,万物复苏,到处都涌动着勃勃生机。这种生长之力源源不绝,为每个人的身体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种能量,绝非药物可比,此刻我们若能借天时之力而祛病除疾,那真是“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了。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

春季养生知识谨防春困

  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春季天气变暖,血管、毛孔扩张,相对稳定的血流量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供应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造成春困。春困虽不是病,但它影响学习、工作,所以必须设法调节。

  防春困可按下面方法试试:

  1.注意睡眠。俗话常说:早睡早起精神好。这样有助于提高夜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成年人每天8 小时,中学生8~9 小时,小学生9~10 小时。当然,时间也要因人而异。

  2.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春季的血液循环变化。

  3.加强体育锻炼。运动可改善人体的代谢过程,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等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春季应多运动,如登山、郊游、散步等。

  经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亦有益于解除春困。当出现困倦时,可利用音响、触碰等,给自己一定的刺激,这样能改变人体内在节奏,使大脑中枢神经迅速进入清醒状态,从而使困倦得以消除。

  春季养生知识
  春宜养肝

  春天的时候,人体陈旧的疾病最易复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时令给您的身体注入了阳气。人的机体有一个本能,就是一旦有了动力,它就要冲击身体的病灶,并将病邪赶出体外,这就好像是勤快的主妇,看到家里脏乱就一定要打扫一样,这种力量是借助肝脏来表现的。春天是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时候,肝气旺盛,其排浊气、畅气血的能力就开始展现,所以春季是我们养肝护肝、调养旧疾的大好时机。不少人一听“养肝护肝”就认为要吃滋补药品,或者是想当然地认为“吃(猪)肝补肝”,这样的理解存在误区。养肝护肝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讲养肝护肝首先要从行为上进行调养:春季踏青郊游、户外散步,多与自然接触;调整情绪,对人多鼓励、多赞扬,多和家人朋友交流沟通;晚睡早起、适当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舒肝理气,化解不良情绪,不使肝郁而伤肝。这是借天力补人力。除此之外,还可选用健脾护肝中药,借外力补人力,维护人体平衡状态。

  春夏注重养阳

  今年自1月20日大寒开始,春气生发无制约,天地间阳气生发过快,而人冬季储存的阳气显得不及,故导致许多人肝气不足,出现目倦神疲、腰膝酸软的状态,也就是常说的“春困”现象。特别是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开始,许多人突然感到背和四肢寒凉,这是人气跟不上阳气生发的结果。所以在此阶段,人要注意阳气的补养。
  1、起居:《黄帝内经》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气生发)”。也就是说春三月人应早点起床,穿宽松的衣服,头发不要紧紧的扎起来,披散着,到门外庭院(不是野外)去散步。早到什么程度呢?起床最晚莫过6点。此时太阳已经离开地面,随着阳气走出去,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抒发你积压了一个冬天的阳气,顺应自然的勃勃生机。如果说春天阳气没有升起来,那么到夏天人就容易感冒、拉肚子。另外,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注意“春捂秋冻”。
 2、饮食: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个时期的饮食,要贯彻以升为主的原则,也就是说,在饮食方面,要适当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根据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宜选辛、甘、温之品,避免酸、苦之味。饮食要求以清温淡平为佳。偏阳性的食物有青椒、韭菜、蒜苗、葱头、豆芽等。最好在春天时吃韭菜、鸡蛋、松子做成的摊饼,这个养阳气,是古代最推崇的方法。俗语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所以春季不防自制一些养生药膳。药膳一般宜采用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的药物,配合相应的食物来调制,在选用药物时应避免过于升散,也要避免过于寒凉。春季养生药膳常用的药物有:首乌、白芍、枸杞、川芎、人参、黄芪等。

配用补充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肉(蛋)、鹌鹑(蛋)、羊肉、猪肉、动物肝、笋、木耳、黄花菜、香菇、鲫鱼等。常用的养生药膳有:鹌鹑肉片、姜葱鲩鱼、首乌肝片、拌茄泥等。

多喝粥

在早餐或晚餐中进食一些温肾壮阳、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保健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

因此,春季到来,人们一定要多吃蔬菜。早春季节,新鲜蔬菜较少,此时冬季冷藏、干制、腌渍、酱渍的蔬菜便可大派用场。如腌渍萝卜、姜、葱头、白菜、芥菜、辣椒、榨菜等。春季可多吃些野菜。野菜生长在郊外,污染少,且吃法简单,可凉拌、清炒、煮汤、作馅,营养丰富,保健功能显著,如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榆钱、竹笋等。如今大棚种植蔬菜逐渐改变了春季新鲜蔬菜供应少的状况。在生活方便的地方,新鲜蔬菜可以随时吃到。如菠菜、芹菜、油菜、茭白、莴笋、香椿、四季豆等。春季的汤,应以红胡萝卜、白萝卜、海带、冬瓜、番茄、春笋为主料,配以鸡肝、猪肝、瘦肉丝等,汤以清淡、味鲜为宜。

 春季养生知识

增甘少酸

  春天,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以及枣米饭。山药也是春季饮食佳品,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山药既可做拔丝山药、扒山药、一品山药、水晶山药球等甜菜,又可做山药蛋糕、山药豆沙包、山药冰糖葫芦、山药芝麻焦脆饼等风味小吃;还可做山药粥、山药红枣粥。

  另外春天要注意多补充水。春季风力较大,气候干燥,水分缺乏,人们容易上火。此时应多喝开水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饮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3、情绪:春季养肝,首先是保持情绪舒畅。人们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在说情绪过度受刺激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中医把肝比作刚强躁急的“将军”,喜条达、舒畅,忌压抑,故肝气条达则可舒发心中的郁气,气血运行通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而成疾。所以春天最怕肝气抑郁,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则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眩晕、心血管疾病,并大大降低人体免疫能力。人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在行为上对他人要多奖励,少惩罚,有利于肝气和条达。所以很多的表彰活动都是在春节以后,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久之容易导致肝病。

  4、运动。春季是万物萌动的大好时节,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建议多接触大自然,尽情地吸收春的气息,活动肢体,以助肝气生发,使生命之气从冬季的潜藏状态下解脱出来,吐故纳新,焕发生机。在春季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做操、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放风筝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养生的目的。
春季养生知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到精神,从饮食到运动等,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才能是我们健康长寿!!!

 

        郑富军2011年2月整理于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