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寒鸦、孤雁这类预示着衰败的事物总是伴随着夕阳在古诗文中出现,以便在无尽的凄凉中透出一丝暖意。李商隐也曾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展示了夕阳美好的一面,同时也留露出好景不长的叹惋。所以从古至尽一直都有人看夕阳。
在众人眼中,大都是一轮红日,遥遥欲坠。几缕微弱的霞光,也映照了些许天地。此时,若再有人挟一二卷书,望着西天的云彩低吟更好。只不过夕阳有时是绚丽的,霞光有时是耀眼的。特别是阴了一整天,傍晚方露出西天一角,尤是如此。
太阳尽了所有的努力方钻出云层,余下半口气斜挂在西天。霎时间,整个天地间便是一片金黄,晃得人睁不开眼睛。所有的建筑都像是镀了一层金,闪闪发光;更仿佛是一瞬间都具有了生命力要向你走来。枯枝衰草在余辉下也变得不清晰了。此时此刻,还有谁能搔首弄姿、故做惆怅、感叹年华不再。至少我没有这样。我转身向东走了去。我总是沿着这条路向东散步。我认为这个习惯很好,至少它让我认识到看夕阳不能只向西看。
当余辉染红了漫天云彩,霞光温柔地如处子一般的时候,便可以落日相称了。天地间的金黄也逐渐没落,似乎洒落在了地上,好象露珠落地一般隐隐有声;又似乎消失在了天际,变成抹抹淡红。
落日,自然而然地给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可是,偏偏有人在欢呼、在奔跑。也许,他们在欢呼的同时心里也在想: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天天见的那玩意吗?
其实,最重要的是快乐。如果纯粹是为看夕阳而看夕阳的话,那岂不是本末倒置而贻笑大方了吗,尽管大方之家并不多。
2002年3月24日星期日10时12分56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