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有所思之64——钱穆自重

(2008-12-08 23:04:47)
标签:

新亚书院

孔子传

华西大学

上古史

钱穆

分类: ①读史有所思
读史有所思之64——钱穆自重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1912年中学毕业后在家乡一些小学、厦门集美学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苏州中学执教。1930年起,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昆明书院、江南大学等院校教授。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迁居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班主任,著述有《国学史纲》、《秦汉史》、《孔子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80余部。被学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钱穆刚进北大时,在北大史学系讲中国上古史(先秦史),胡适非常欣赏他,有人向他请教先秦诸子有关问题,胡适就让找钱穆,说你们不要找我,钱穆是这方面的专家,你们应该找他。连大名鼎鼎的胡适都对钱穆这样的推崇,其他人自然也对钱穆刮目相看了,不用说,这对于刚进北大的钱穆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胡适对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的考据谨严,十分佩服,常常对学生们做义务的宣传。可是,钱穆在讲课中,联系批评胡适的一些论点,常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学生们或主胡说,或赞钱说,彼此争论不断。直到有一次胡适病了,许多人都争着去看望,以此联络感情,只有钱穆没有去。朋友知道后,责怪他,认为他太不够意思,对不起胡适对自己的栽培。谁知钱穆说:这是两回事,怎么能混为一谈?如果他帮助过我,说过我的好话我就看他,那叫我以后怎么做人?
现实中,如果地位和名声比自己强的人,就是没有帮助过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仍是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渠道去联络感情,去拜人家的码头,这似乎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更有甚者,为了屁大点的利益,总是降尊折身乞求权贵,让天下人耻笑……
我记得钱穆是1931年去的北大,距今已经77年了,至于胡适听到钱穆说的这些话有何感想,我不得而知。可是,我只觉得钱穆是一个非常自重的人。按常规,当年钱穆去拜一下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的码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可自重的钱穆没有这么做,就凭这一点,钱穆就没有理由成不了与胡适比肩的一代宗师!
钱穆是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我虽然喜欢满肚子学问的钱穆。然而,说心里话,我还是更喜欢那个自重的钱穆!
                                                       夜半挑灯看吴钩 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