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伙没钱买房蜗居岳母家
康涛今年35岁,出生在重庆一个偏僻农村家庭。1994年中专毕业后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他以为自己端上了铁饭碗,没想到第二年企业就破产了。康涛郁闷极了,一边找工作,一边打零工。
2000年3月,康涛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被一家知名电子公司聘用。他十分珍惜这次工作机会,努力地表现自己,很快,就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被公司总部任命为沙坪坝分公司经理。康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公司经理,但他的收入并不高,每月只有三千多元。因此,他常常解嘲地对同事们说:“别看我是个经理,其实就是个‘月光族,。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找到媳妇?”
一位同事主动帮他做媒,给他介绍了一个叫李霞的女孩。李霞小他4岁,大专毕业,在一家国营运输公司当会计,月薪一千多元。李霞挣得虽不多,但家庭条件好,是家里的独生女,自我优越感很强。康涛在她面前感到很自卑,但他的奋斗经历却让李霞赞不绝口:“你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让我刮目相看,我很看好你!”李霞的称赞让康涛看到了爱情的希望,于是奋起直追,没过多久就和李霞确立了恋爱关系。
2001年底,康涛和李霞结婚了。婚后,夫妻俩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康涛没房子,他租住的平房只有十几平方米,条件很差,根本不能当婚房。就他当时的经济条件而言,既买不了新房,也租不了像样的楼房。这可怎么办?康涛一筹莫展,李霞也是苦不堪言,只好硬着头皮向父母求助。李霞的父母没想到康涛一直混得这么惨,但女儿已嫁给了他,只好收留他。
就这样,康涛跟着妻子住进了岳父母家,三室一厅的房子倒也宽敞,但他总也找不到家的感觉,因为这个家不是他亲手创造的。岳父母知道他有自卑心理,便经常宽慰他说:“小康,不要见外,这就是你的家。我们只有一个女儿,我希望她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老两口走了,这个家还不是你和李霞的吗?”
岳父母的话虽然在理,但康涛在他们面前始终抬不起头来。为避免相处时的尴尬,康涛刻意躲着他们。每天早上,岳父母还未起床,他就早早起床赶到公司;每天晚上,他总是说加班,在公司待到很晚才回家;周六周日更是全天泡在公司。下班回家后.就找各种家务活做,做完后就把自己关进卧室,然后蒙头大睡。
这样的日子,康涛过得很窝心。更让他难过的是,周鬧人对他指指点点:“康涛出来混这么多年了,连房子都买不起,结婚了还住岳父母家。真丢人!”康涛听了这话,心如刀割。他何尝不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啊,可他每月只有那么点工资,只能继续“月光”。
康涛在城里娶了媳妇,并住了宽敞楼房的消息,很快传到他的家乡,亲朋好友都为他感到自豪。其实,这是康涛对乡亲们撒的谎,包括他父母在内,谁都以为他在城里过得无限风光。亲友们都想前来贺喜,顺便参观一下他的房子,都被他婉言谢绝。他担心谎言一旦被揭穿,就无颜面对父老乡亲。
为摆脱这种困境,康涛只好把希望放在公司上,希望每年能多发些奖金,通过拼搏能用这些钱买套新房,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从2002年起,公司开始衰落了,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康涛叫苦不迭,只好辞职。
失业后痛定思痛奋起创业
康涛辞职后,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没有告诉岳父母。他怕岳父母知道他的处境,更担心他和妻子的将来。为了不让岳父母看出破绽,他每天照常“上下班”。他上班的内容就是四处找工作,他想找一份体面工作,起码要和以前的工作职位相当,可他找了很久,屡屡碰壁。
2002年底,在寻找和等待的过程中,康涛的儿子出生了。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康涛既高兴又心酸。几个月来,他已耗光了所有的积蓄,没钱养儿子了。康涛无地自容,妻子也.经常埋怨他无能。他担心儿子养不活,所幸的是岳父母替他准备好了儿子日常所需的奶粉、尿布、衣服和婴儿车等。
岳父母越是这样,康涛就越不得劲。一见到岳父母,他的脸就火辣辣地烫。更让他脸红的是,他不得不张口向妻子要钱。因为他每天出去找工作都需要经费,每月至少要花费数百元,这笔钱他只能找妻子要。妻子工资不高,加上添了个儿子,每月挣的钱根本不够花。现在,丈夫居然找她要钱,她气不打一处来:“你不能这样下去啊,你要养这个家,你要是连个家都养不了,我们娘俩该怎么办?”
康涛听后,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恳求妻子说:“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
这段时间,用穷困和潦倒来形容康涛一点不为过。他很无奈,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么穷呢?要穷到什么时候啊?我是不是全国最穷的小伙子?”
几个月后,康涛的岳母张罗着给外孙买一份保险。那天保险公司的人来收钱,康涛没在家,她就先给垫上了1500元。李霞知道后,就打电话给康涛,让他回家把钱还给妈妈。康涛听后,差点昏倒。别说1500元钱,就是15元钱他也拿不出来。可如果拿不出这笔钱,他没法向岳父岳母交代,面子上也过不去。万般无奈之下,康涛觉得三十六计走为上。他把事情缘由告诉妻子后,就选择了离家出走,他要先躲着岳父岳母。
康涛身无分文,能躲到哪里去呢?碰巧,他的弟弟来重庆,租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办公室,开了一家没有任何业务的皮包公司。康涛无处可去。就和弟弟吃住在那间小办公室里。白天,他帮着弟弟跑建材和装修业务,晚上回到办公室,就和弟弟大眼瞪小眼地等待明天。
岳母见康涛很久不回家,就打电话给他:“这几天你都在忙什么呢?”康涛撒谎说:“我在外面承包一个项目,这段时间回不去。”岳母没有说什么,让他当心身体。康涛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日子一天天过去,康涛觉得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就试着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能不能先把儿子的保险退了?等我有了钱再买也不迟!”妻子看了短信后,冷冷地回复他:“不能!”
康涛难过不已,他离家这些天来,妻子只给他打过一个电话,之后再也没联系过他。很显然,妻子对他特别失望。这天晚上,康涛彻夜未眠,一直在想自己这些年来的心酸经历,想着想着放声大哭。擦干眼泪后,康涛斩钉截铁地对弟弟说:“我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弟弟若有所思地说:“挣钱不能空想,要脚踏实地。你一直找不到工作,就是眼高手低,为什么不能放下面子干点实事呢?只要你能放下面子.就是捡垃圾也能捡出个百万富翁!”
弟弟的一番话让康涛豁然开朗。这些天他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多年的工作经历和他人的成功经验也告诉他: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只要选对了行业,踏踏实实干下去,就一定能挣大钱。抱着这个想法,康涛和弟弟决定做建材和装修生意。他和弟弟做了分工,他去摸索建材市场行情,联络供货商,弟弟则一门心思跑装修业务。
为了解建材市场行情,康涛想了一个最笨的办法:拿着笔和本子,整天蹲在当地一个大型综合建材市场门口,详细记录一天当中,进去了多少顾客,出来了多少顾客,他们都买了些什么,价格是多少等等。随后,他又和市场商户们套起近乎,打听到很多建材的进价及销售底价。
康涛决定在那家建材市场租一间店面,专卖那些热销的、利润空间大的建材。可他和弟弟辗转了很久,也没能凑够店面租金,进货的费用就更别提了。无奈之下,康涛决定跑中间业务,向弟弟的装修客户推销建材,然后联络建材商户供货,从中挣取提成。
两个月后,康涛挣了五千多元钱,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1500元钱还给岳母,他还向岳母保证:“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起来的,我现在就在琢磨做生意的事。”随后,康涛开始思考,跑中间业务挣提成不太靠谱,要想做生意.就做自己熟悉的生意。他在电子行业干了好多年,不仅熟悉市场行情,也拥有很多关系户。
康涛把原来的建材生意交给弟弟。做起了代销电子产品的事。为切实了解新兴电子产品的市场行情,康涛又用上了以前那个最笨的办法。不久,他对电子市场行情也了如指掌。
2003年底的一天,康涛找到一个以前的关系户.好说歹说借了1万元钱,终于如愿在一条繁华街道租到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店面,他也成为身价万元的小老板。
偷偷摸摸在网上一炮而红
康涛成功创业,妻子和岳父母都对他刮目相看,但他们并不看好康涛的生意。康涛想把生意做大,钱又成了拦路虎,他预计需要5万元,可他硬着头皮借了很久也没能借来一分钱。走投无路之下,康涛决定向高利贷借钱,他横下一条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他就会倾家荡产。
很快,康涛租了两间店面,经营规模扩大了两倍。随后,他经过认真考察和调研,购进一批别具特色的热销产品。为尽快打开局面,他马不停蹄地带领店员拜访老客户,结识新客户,积极主动把产品推销到可以推销到的地方。在康涛的不懈努力下,生意很快有了转机。三个月后,他实现了赢利,也渐渐打开了局面。又过了个月,他就还清了那笔高利贷。
康涛无债一身轻,生意越做越有劲,头脑也越来越灵活,他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扩大规模,购进特色热销产品,争取客户源。2004年底,他的纯利润超过了10万元。这时,康涛有了更大的目标,他要成为百万富翁!
在康涛看来,成为百万富翁,没有捷径可行,只有靠最笨的办法,那就是继续扩大经营规模,让积累起来的资金不断增值。从1万到10万,他靠的就是这个办法。从10万到100万.他相信这个办法也一定适用。
2006年春节那几天,康涛和妻子对账时吃惊地发现,他的利润已达到百万元,他激动不已,一把抱住妻子狂喊:“老婆,我成了百万富翁,我成了百万富翁!”妻子也是万分激动,喃喃地说:“太不简单了,短短几年时间。你就从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成了百万富翁,这简直跟做梦一样啊!”
康涛激动而愧疚地对妻子说:“老婆,这几年我没让你和儿子过上好日子,我对不起你们,从今往后,我不会再让你们受委屈,我要买房买车,让你们过上舒适的日子!”
康涛说到做到。这年夏天,他按揭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房子装修一新后,他把妻子和儿子接了过来,真正告别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告别“蜗居”生活。一家人住进新房后,康涛又花了十几万元买了一辆车,真正过上有房有车的富足生活。
2008年底,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突然袭来。康涛的公司也受到冲击,业务量不断下降。那段时间,所有的企业都不好过,裁员、减薪成了家常便饭。失业者叫苦连连,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学生们更是一筹莫展,怨声载道。
康涛闲来无事,在网上看了很多网友们的怨言后,突然有一种想法:这些网友现在混得是惨,可我当年混得更惨,我靠最笨的办法发了财,这些网友也一定能行,因为他们的智商和学历都比我高。我要是把我的经历写出来,或许能激励他们求职创业,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康涛在天涯网上开始发帖。他以前没写过文章。也很少上网发帖,但为了鼓励更多失业的网友,他还是耐心地把自己创业的经历,以日记的形式一字一句地写了出来。白天很忙,他就利用下班时间加班发帖。写的时候,他以自己的故事为主线,还揉进周围很多人的真实经历,因为这些人的经历和他极其相似。为了使故事好看,他运用小说的笔法,虚构了一些情节。
毕竟是写实性文章,文章内容涉及自己和周围很多人,特别是妻子和岳父母的隐私,所以他在写这些文章时,都是偷偷摸摸的,背着所有的人。不过,康涛经常加班发帖,引起了妻子的警觉,她明查暗访了好几次,甚至查了康涛的电脑,也没有实质性发现。康涛防着她,从不在电脑和网页上留下痕迹。久而久之,她也放松了警咏。尿涛就和妻子暗战,不知不觉中,他发了好几万字的帖子。
康涛没想到,他发的帖子引爆了网络,短短几个月时间,帖子点击量就高达三百多万,每天都有无数网友跟帖留言,热切地期待更新。很快就有出版公司找康涛,确定出版的意向。但在随后的沟通中,康涛和出版公司闹翻了。
原来,康涛想把书名取得稍微艺术一点,借以宣扬一下白己的品味,显摆一下他也是一个有艺术细胞的人。出版公司不同意,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他们非要取个《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康涛觉得这个书名太夸张了。跟他们争执起来,几个回合下来,康涛还是败下阵来。2010年4月,这本自传体小说隆重面世。这本书首印30万册,当当网上架后,每天都销售2000余册,各地书店也在蜂拥抢购,很多网友都认为它是广大青年求职和创业的宝典。
如今,康涛火了,红得发紫,他成了畅销书作家。同时,他也发了,他的公司拥有千万资产。他成了身价千万的公司老总。为避免麻烦,他表现得格外低调,不参加媒体的宣传活动,到目前为止妻子和岳父母都不知道那个重庆康涛就是他。我们理解康涛,更理解康涛的心愿,他说:“如果有哪个落魄的人读了这本书后受到启发,并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比我拿多少钱的版税都有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