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临沂老吴
临沂老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6,251
  • 关注人气:2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筷子的用法

(2023-04-25 13:39:06)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文化

筷子的用法

 

人类进食采用的方式,世界流行最广泛的有3种: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南北美洲,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中国人是用筷子群体的主体,也是筷子的创制者。

一、筷子的发展历史

先秦的时候叫“挟”,也作“夫”,秦,汉时期又叫“箸”,隋唐的时候称“筋”,直到宋代的时候,才有“筷”的称呼。

其实,一开始我们中国祖先是用刀叉的,而不是筷子,刀叉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作物品种主要是水稻和粟,加上水煮成粥饭,不便直接用手抓食,捡来兽骨骨片或蚌壳,也许并没进行修整就用它取食了。后来不再满意骨片长长短短的自然状态,于是真正意义的勺子就制作出来了。

河姆渡文化里头有很典型的骨头做的勺子,山东沿海地区一些大汶口龙山文化中的勺子就是人骨或者兽骨做成的,仅仅是一个长柄上面有一处凹陷而已,用棒做的勺子,用棒做成一个勺子的形状,然后加一个柄就可以了。

商代,人类才制造出金属青铜器制作的勺子;西周时期,开始流行使用一种青铜勺形餐勺,骨质勺子的使用已不如过去那样普遍了;战国时代,有了漆木勺子。

1973年开始发掘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村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质餐具刀,距今7000年,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

新石器时代的人还基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对付肉食类最好的工具当然是刀了,所以聪明的中国古人就把刀最先应用于饮食之中。

只不过,当时人们把用于餐桌上的刀具叫作匕。现代人用的匕首原来产生的时候居然是用于饮食的,它具有勺子和餐刀两种实用功能。

先秦的时候,匕其实是从刀演变而来的,后来,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两个功能分开了,形成了刀和勺。匕后来只代表勺子,这个字在古代也引申成美食、美味。甲骨文中妣就是匕,代表做饭的母亲。

1924年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排字坪乡园子坪齐家坪社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些成套使用的三齿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会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

商代,餐叉变为两齿,也小巧了,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当时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刀叉是人们使用的主要餐具。河南洛阳中州路2717号战国墓,出土了双齿骨质餐叉51件,说明战国也用刀叉。甘肃酒泉出土过东汉铜餐叉,广东出土过东晋铁餐叉,甘肃漳县出土过元代的餐叉餐刀,山东嘉祥也出土过元代刀叉,还有专门放置刀叉的竹鞘。这说明刀叉的使用一直持续到宋元时期。

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时的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用来吃羹里头的菜。

1934 12 23 日,安阳侯家庄西北岗1005 号墓出土的6支铜箸头,是为进餐准备的,是中国最早的筷子,学界认为筷子当作餐具使用是在商代。

2005年,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距今4000年的面条,或许让筷子的出现变得顺理成章。

《礼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原始社会的先民把谷子用树叶包好,糊上泥再放入火中烤熟。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放进火灰中,不时地用树枝拨动,让谷物得到均匀的受热后再食用,也许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启发,一根树枝逐渐变成了两根,树枝又被竹木代替,最原始的筷子就出现了。

《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

1961年云南祥云大波那铜棺木出土3根圆铜筷,经碳14测定为公元前495年左右春秋中晚期文物。

在安徽的贵池一座春秋墓里头发现了一双筷子,这个筷子有圆的,有扁的,还没有像我们现在的一头圆一头方的这种筷子。

汉代画像石里头有很多使用筷子的场面,在他们的饭桌上,在他们的盘子、碗里头,都明确地放有筷子,它都刻画出来,比较生动。其中,有一幅 《孝子图》,他的儿子拿着筷子夹着一个食物送到他父亲的嘴里去,表示他的孝敬,表现了用筷子的场面。

二、筷子的传播

筷子使用轻巧方便,在1000多年前先传到了我们的邻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明清以后传入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别小看使用筷子这件小事,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个值得推崇的科学发明!到了现代社会,科技工作者曾做专门测验,证明使用筷子可以牵动人体的30多个关节和几十条肌肉。而这些关节和肌肉中的神经,又和大脑相通。所以,用筷子有益于益智,使用筷子会助你心灵手巧。

三、筷子的象征寓意

筷子是我国文明古国智慧的传承,富有很多含义。

筷子头圆尾方,象征着天圆地方。用圆头夹菜,寓意民以食为天;用方头放置,寓意地以稳为安。

筷子两根等长,象征着平等友爱。方头相近,寓意相亲和睦;圆头相间,寓意适当的距离才为圆满。

筷子成双,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筷子标准尺寸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肺、惊伤心、恐伤肾,恐胜喜、悲胜怒、喜胜忧、怒胜思、喜胜悲、恐胜惊、思胜恐,因此要懂得节制;眼观色、耳听音、鼻嗅味、舌尝滋、身觉触、意见欲,分别代表着人不同器官的生理需求,追求满足要把握度。长短适中,筷子短了,不好夹菜,有时还容易烫手;筷子太长,虽能伸得更远,但是却无法把你夹的菜送到嘴里。

用时,坤在上而乾在下,寓意和顺畅达;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寓意协调吉祥;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这是一阴一阳,一阴一阳两根为太极。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中指在中间,无名指小指在下,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筷子是巧劲,我们老祖宗把杠杆原理用到筷子里四两拨千斤,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力气太大了打不开,力气太小了夹不住菜,这表示人在天地间应该懂得分寸礼节,更应该知道天高地厚。

四、筷子的吉祥含义

一双简单的筷子,有着挑、拨、夹、拌、撅、扒等多项功能,也有着很多吉祥含义。

1、筷子有龙凤图案。寓意:送新婚夫妻,表达姻缘的珍贵恒久。

2、筷子有梅兰竹菊。寓意:代表了中华民族气节及君子风范。

3、筷子有狮子图案。寓意:事事如意,辟邪镇宅。

4、筷子有八仙过海。寓意:吉祥、智慧与成与功。

5、筷子有贝壳图案。寓意:凝聚财务,有利正财及事业。

6、筷子有鱼的图案。寓意:平步青云,前程大好;年年有余、富贵有余;金玉满堂,吉庆有余。

7、筷子有五福临门。寓意:福、禄、寿、喜、财。

8、筷子有喜鹊图案。寓意:喜鹊登梅、喜上眉梢、喜上加喜。

9、送筷子给搬新家的人。寓意:快快发家,乔迁快乐。

10、送筷子给合作伙伴。寓意:合作而不会争功,表示精诚合作的意义。

11、送筷子给好朋友。寓意:双木成林,同甘共苦,和睦相处,贴心地关怀对方。

12、送筷子给小孩。寓意:表达“快长快长”的期望。

13、送筷子给老人。寓意:长长久久,快乐安康,福寿无疆。

14、送筷子给结婚的新人。寓意:成双成对,合二为一,快生贵子。

五、筷子的忌讳

中华民族使用筷子的历史有四千多年,在使用的过程中老祖宗也总结了很多使用筷子的忌讳。

1、三长两短。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叫“骂大街”。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击盏敲盅。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穷得叮当响),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用筷子敲打碗、盘,这是让狗、猫等畜牲来进食的讯号;相传蝈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取百虫放入瓮中,经年打开,必有一虫将别虫都食尽,这虫就叫蛊的,将毒害人而令人不自知,称为蛊毒,在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为使蛊起作用,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因此,用筷子敲打碗盆就成了饮食中的大不敬;会制造出噪音,破坏就餐氛围,影响客人情绪,极不文明。故民间有“敲锅打碗,离死不远”的恶毒的说法。

5、执箸巡城。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7、泪箸遗珠。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9、定海神针。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10、当众上香。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
  12、落地惊神。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将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13、山东一带又忌讳把筷子横担在碗上,说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

14、筷子不能平行于人放置在碗上,有渡过三途之川的意思,传说只有人死后才会经过三途之川。

15、河南郸城民间对吃饭用筷有八忌:一忌舔筷;二忌迷筷,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乱游寻;三忌移筷,刚吃过一个菜接着又吃另一个菜,中间不停顿,不配饭,四忌粘筷,用粘了饭的筷子去夹菜;五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饭莱上;六忌跨菜,别人夹菜时,跨过去夹另一菜;七忌掏莱,用筷子在菜中间扒弄着吃;八忌剔筷,用筷子剔牙。这些禁忌大都是与卫生、谦让、礼貌有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明朝官制
后一篇:桃源大世界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