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李娜日本教育环境王府井新华书店 |
分类: 竞技体育 |
李娜回应孙晋芳情绪急躁和上学没“一毛”关系
文/张志威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在前不久某访谈节目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李娜在比赛中状态起伏不定是因为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当人,拿出这样一句话,很多读者会质疑断章取义。事实上,如果孙主任谈的是举国体制的弊端以及改革的艰辛或者必须改革的方式方法,拿出李娜作为一个典型,或者作为论证某一项举国体制的弊端,其实也印证了是孙主任的另类断章取义。
但从纸面上来说,论学历,孙主任毕业于苏州市业余体校,而李娜毕业于华中科大。
要搞清楚一点的是,李娜的李娜不但有学士学位,还是在第一次退役后集中精力求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全日制就读,而非像很多运动员一样有一搭无一搭的“镀金之旅”混学分的“名誉”文凭。
在2002级新闻专业有200多个学生,学校的老师证实李娜是优秀学生,公共课成绩很出色,专业基础课也基本在80分以上。
当然,或许还会有很多钻牛角尖的人认为,孙主任说的是李娜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孙主任的话之所以引起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上,让我们百度一下,看看“教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如何定义的?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在我们搞清楚“教育”为何物后,我们再来咬文嚼字,说一说“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样的说法如果从狭义上讲。除非李娜从小没上过学?或者上过学,无论在哪里上的,不是老师的水平有限,就是学校的风气不好,或者干脆就是李娜成绩不好,抑或就不是个好学生,等等。因为这有这样的前提下,李娜才不愧为“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环境的称号。
如果从广义上说“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是李娜父母教育孩子有问题,就是李娜各级网球老师教练教育有问题,等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佐证李娜“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总而言之,孙主任的“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的论调,不但太武断,而且对李娜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家长、学校甚至是各级网球老师教练都是不公平好的,都是一种比较霸道的结论。
难怪9月8日,李娜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签售自传《独自上场》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回应孙主任:“情绪急躁不急躁应该和上学没什么关系吧,难道有关系吗?”
如果仅仅是用文凭论情绪急躁不急躁的话,计算女排五连冠,首个冠军是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那个年代,恐怕没有运动员上过大学,因为10年文革后,77年才恢复的高考。这一点孙主任应该比李娜清楚,因为李娜仅仅是个80后。文/张志威
本人博客均属原创,凡转载本人博文的网站、论坛请注明出处和作者署名,平面媒体转载请与本人联系QQ506221372。对不尊重作者署名权的行为,本人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