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掌握要点做好吃不出汤的--韭菜盒子

(2012-04-16 06:25:15)
标签:

里加

f4

韭菜盒子

烙饼

表皮

关键点

窍门

分类: 家庭主妇--主食
http://s6/middle/49f4be3ftbd51d4964975&690
     这天气真的是说冷就冷,说热就热。可能是因为春天的春暖花开太美好了吧,反正大家都觉得春天很短。
就像这春天养生要多吃点的韭菜,现在真的是很多,让人感觉是不是马上就是夏天了?
    韭菜是那种喜欢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一口不沾的食物。这春天的韭菜是一年四季当中最香的时候了,所以,趁着节气对,赶紧想办法多吃点是真的。
http://s5/middle/49f4be3ftbd51d4452c24&690
韭菜其实很容易吃,拌着吃,炒着吃,烤着吃,包着吃。
http://s16/middle/49f4be3ftbd51d454b64f&690
   其实,最好吃的我认为还是这韭菜盒子。虽然韭菜馅饺子或者包子也非常棒,可包子往往更需要火候,掌握不好,馅就会发黄没让人没有食欲。饺子也不错,可要是没调好馅,或者是个新手,难免会出汤或者辣西西的。
http://s11/middle/49f4be3ftbd51d4a9c64a&690
这韭菜盒子呢,薄皮大馅的,除了韭菜的香味还能吃到烙饼的香酥。对于我这样的馋人,我总喜欢抓住一切机会把食物做香了~
http://s5/middle/49f4be3ftbd51d472e254&690
小时候,家里边包盒子不是这样个样子的。这也许是地域的差别吧,那时候包的盒子都是直接擀成圆饼,把馅包在里边,用手封边以后用碗边把多余的边去掉的那种。后来看到这种半月形的盒子觉得这种更省事,和包大饺子差不多,而且,这种的包法不仅好看,而且还可以多放馅~
http://s7/middle/49f4be3ftbd51d4ad6376&690
说了这么多,还是说说包盒子的要点吧。

先说和面,这是薄皮大馅的关键:

用普通的面粉和面就可以,关键是要烫面,有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面是烫面就好~
活好的面里加一点食用油揉匀再醒面。这样不仅表皮光滑不会干裂,而且烙出来的饼很酥。

再说做馅:

韭菜馅里加鸡蛋大家都知道,其实,食材比例很重要,除了韭菜外,其他食材的比例一定是大于等于0.5 。(就是说韭菜不能太多,太多了不仅辣心,还会出汤)

鸡蛋之所以加进馅里除了本身的蛋香以外还因为它颜色漂亮,还能吸附少量的汤汁~

加点虾皮很不错,一点虾皮提鲜的效果就非常棒。我喜欢炒完鸡蛋直接放锅里炒一下,这样就不会有腥味。

要是对自己的薄皮大馅信心不足还可以加上点排叉,油条,或者面筋。这些食物不仅可以吸收多余的汤汁,而且本身的面香,油香很浓郁。

韭菜切好以后最好用少量的食用油或者香油拌一下。

在包之前再把韭菜盒调过味的韭菜放一起,因为时间短韭菜就不容易出汤


说说包制

包盒子很简单,只要下剂儿比平时的饺子大些就好,擀皮的时候可以先擀成饺子皮后者直接擀成圆形。因为是烙饼,所以中间不要太厚,只要边缘稍微薄一点就好。

边缘的部分一定要摁死,然后随意的捏上花纹就好(我这个做的不太好,就不说了)

再来说烙制:

现在都有电饼铛了,烙饼,馅饼的很方便,火候不用担心,可定不会糊,也不用放太多油。

可就是这油,要是放点大油不仅有肉香,而且表皮会很酥。

只要表皮上色,就可以洒上些水。用水蒸汽很快就可以吧原本的熟馅热烈,慢慢起鼓~

喜欢吃软一点的老人,小孩可以在水蒸气完全消失的时候出锅,这个时候表皮非常的软。喜欢吃焦脆的可以敞开锅盖让锅里的油重新附着在饼上,等到滋滋作响的时候就好了~

http://s2/middle/49f4be3ftbd51d47fb121&690


http://s12/middle/49f4be3ftbd51d46e9e0b&690
这馅饼看着不大,好像比外边的还小点,可咱自己做的馅料丰富~
http://s8/middle/49f4be3ftbd51d4751eb7&690
儿子吃馅饼的时候用筷子惦着吃了4个就不再吃了。
他看见我因为还在烙饼忍不住用手直接拿起来个温的直接进嘴的时候琢磨明白了:
我说的用筷子吃怎么这么累呢,原来是馅儿太重,饼太热。下次我也直接下手了!

好吧,人家外国人吃饼也用手的(披萨)允许你也用手,就是别弄到身上就好~
http://s11/middle/49f4be3ftbd51d495d57a&690
烙好的饼切开来看看,表皮很薄,馅很饱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