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被称作是中国的"艳遇之都",其实艳遇,不见得是与陌生人遇,我与丽江这块土地接触的第一瞬间,便爱上了她,与她有了场期待已久的艳遇.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雪山,她的主峰5596米的房子陡至今仍是未被人登上的处女峰,对房子陡,人们只能仰望.
山上温度很低,风也非常大。
雪山脚下的湖泊,倒映着四周的群山和白云.
经过这些年的过度开发,真正民族和原生态的东西到底还剩下多少,是我们这些游人和过客没有资格妄下结论的。而要感受“艺术活化石”,纳西古乐是来此不能错过的一个节目.
纳西族不但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东巴图画文字,而且还善于学习和保留中华古代文化。其中最受瞩目的要数“纳西古乐”了。之所以珍贵,是因为这种音乐中还保留着多首唐宋时期的辞曲音乐,如《浪淘沙》、《山坡羊》、《水龙吟》、《步步娇》和风流天子李隆基御制的两首法曲之一《紫微八卦舞曲》。有人曾说“中国的音乐史是一部无声的音乐史”,但由于纳西人对上述诸曲的传承至今,这论点不再成立。
周庄与丽江是我国两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又独具特色的古镇和古城。在周庄民间还有个传说,相传600年前周庄巨商沈万三被放逐云南,定居之处就是丽江。而据两地历史民俗学者研究,丽江古城著名的纳西古乐,就是由当年沈万三带去的江南水乡丝竹发展而来的。
丽江的大研纳西古乐会的表演充满了古老的氛围.说它古老,原因有三:(1)他们所演奏的多支曲子源于唐宋,保留至今.(2)所使用的乐器都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董(3)演奏者来自于不同的阶层,教师,农民,鞋匠,马车夫等等,大多是年过七八旬的老人.
墙上挂的黑白照片上,便是已经辞世的古乐会的老人们.
.
丽江的标志性人物宣科老先生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蜿蜒南流,在与澜沧江、怒江并行达170公里之后,在丽江的石鼓镇转向东流,形成了壮丽而奇特的长江第一湾,再往下50公里,金沙江水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壁立千仞的虎跳峡——其从水面到山顶的高差达3000多米,谷底却仅宽30到60米,成为世界上最深最险的峡谷之一。
“三江并流”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而迪庆州“三江办”却对外公开表示:虎跳峡和长江第一弯并不属于世界遗产的范围。因为他们玩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文字游戏---自己规定“三江并流”的保护范围有“高程控制”一说:怒江流域2000米以上;澜沧江流域2400米以上;金沙江流域2500米以上。
这个说法意味着,这个举世罕见的“世界自然遗产”就成了漂浮在空中的保护地,而它2500米以下的三条大江,并不在其内。这是什么逻辑?打着三江的旗号去申遗去吸引游客去向国家财政要补贴,而转过头来,三条江的谷底,却反而都不属于世界遗产?因为当地政府自己设的这条毁自然换金钱的狗屁规定,被公认为世界最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一的虎跳峡反而成了不受保护的地方,早已被相关利益部门看中,成为水利发电的牺牲品。大坝建成后,虎跳峡和它周围丰富多样的生物系统,众多物种,垂直立体气候以及千百年来一直居于附近的村庄连同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都将不复存在。
我不禁要问:我们讲发展,那到底什么是发展?为谁而发展?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吗???几十年前,中国的水坝数量就早已是世界第一,而现在发生的各种动辄几百年一遇的水患,旱灾以及泥石流等等地质灾害甚至地震,谁又能说与我们惊人的大坝数量毫无干系?如果发电产生的利益全部直接用于扶贫而不落入相关利益单位和个体的口袋,他们会这么积极地要毁掉这个大自然创造奇迹吗???

骑行在茶马古道,玉龙雪山就在身后的云中.


茶马古道边,偶尔可见生长在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坡以及雪线附近的碎石间的雪莲.
拉市海湿地如镜的湖面倒映着玉龙雪山.
品尝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是我到各地都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
我在丽江包了辆女司机开的车。开车的大姐叫"洪发".是个热情开朗的纳西"胖金妹"(当地对女性的称呼),在旅途中跟她聊天,也是一件挺愉快的事儿.
由于纳西的传统是女人干活,男人赋闲,所以,每一个纳西胖金妹都既主内又忙外,挑起养家的重担,而男人一生只做四件事:琴棋书画.现在文化气息不浓了,许多男人做的四件事也由以前的"琴棋书画"改为了"吃喝嫖赌"了.
洪发大姐说她有两个在上学的儿子,她每天奔波忙碌,租别人的车开,为的就是能挣点儿钱养丈夫,供他花销,而他又拿着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去找小姐,她那点儿有限的剩下的钱要攒起来,以后为两个儿子起两座房子娶媳妇.
她无不羡慕地说:"小妹,你们汉族女人真幸福,我们纳西女人真的很苦很累的.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嫁个汉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