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4)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教育健康 |
分类: 北京 |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兵马俑、汉陶俑、击鼓说唱俑、陶船陶车马、人像景物雕刻砖、生动有趣。
秦汉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秦朝和汉朝两个大一统朝代的合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形成了汉族、汉语、汉字、汉服、汉学、汉文化等基础,形成以后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汉朝(前202年—220年
)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两个时期。其中西汉传十三帝,历210年;东汉传十四帝,历195年。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极盛时疆域东括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蒙古。自汉以后,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汉朝在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卓有建树,儒学独尊、佛道并列,汉赋、乐府诗兴盛,《史记》《汉书》开创纪传体史书先例,造纸术的发明更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两晋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
[1]。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政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统一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由于皇后贾南风干政,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
南北朝(420年—589年),
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386年
—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