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8)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旅游健康 |
分类: 北京 |
考古博物馆主要内容在旧新石器时期,夏商周时期。2021年最新东亚人类起源考古成绩:发现郧县人头骨。


【大国一统】这部分主要是汉唐以降的考古内容。




















2021年,中国最新东亚人类起源考古成绩:发现郧县人头骨。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2022年,“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











1975年,就在湖北郧县(今十堰市郧阳区)发现古人类牙齿化石。
1989年又发现一具人类头骨化石。
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又发现一具头骨化石。两具头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脑颅和基本完整的面颅,第二具更为完整,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
2022年,在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
在湖北郧县发现的郧县人化石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遗存,对于深入探究人类进化历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人类从脱离动物界,已经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刚从古猿转变过来的阶段叫“猿人”阶段,再发展到“化石智人”阶段。化石智人阶段又分早期和晚期,早期化石智人又叫“古人”;晚期的化石智人又叫“新人”。
“达尔文曾经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人类最可能的发祥地一是亚洲,一是非洲。
在我国南部地区曾经发现南方古猿一类化石。”由于是“南方古猿一类化石”,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中国有“南方古猿”,为此,国际学术界曾断定:早期古猿曾在亚洲生活过,大约二三百万年前,一支去非洲,演化为南方古猿进而进化为早期猿人。
而留在亚洲的一支,则演化为现存的大猿类,亚洲现有的人类只能由非洲过渡而来。
要改变这一论断,证明亚洲甚至中国也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而非从非洲迁徙而来,就必须在亚洲大地上找到第二阶段的南猿化石。
多少年来,我国乃至整个亚洲的考古工作者、古人类专家都在竭力搜寻,企盼着南猿化石在亚洲某一个角落出现。
2022年,在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对研究东亚古人类发展、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详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也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前一篇:中国考古博物馆:妇好墓文物(7)
后一篇:北京郭守敬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