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马寺(1)

(2025-05-07 17:18:24)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教育

健康

分类: 国内旅行
白马寺,何时建有争议,一说始建于唐贞观七年(633年)。一说是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白马寺(1)
我们此行未见齐云塔,位于洛阳市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金代重修。齐云塔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塔的造型具有唐、宋时期密檐楼阁式塔的特点,并采用了仿木结构做法,
白马寺(1)

一、关于白马寺的建造时间与传说
据说,东汉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金身发光”的神仙从天而降。大臣傅毅告诉他:“这是西方的佛!”于是,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法,最终请回两位印度高僧,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回到洛阳,建起了这座寺庙。

有人说,白马寺是玄奘取经的成果。实际上,玄奘是唐朝人,而白马寺早在东汉就已存在,两者相隔500多年。

如今白马寺庙建筑几乎全是明清重建的——东汉的原貌早已毁于战火,遗址难以考证。山门外石马,“这对宋代石马是从别人墓前搬来的,和白马寺原本的白马没关系。

二、白马寺货真价实的“硬核”文物。

大雄殿里23尊元代“夹苎干漆”造像,用丝麻制成,每尊仅重3-5公斤,却历经700年不褪色。更神奇的是,寺内还藏有唐代以来的40多块石碑。

洛阳的白马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享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美誉。
白马寺拥有多个“第一”的称号,不仅是我国第一座汉传佛教寺庙,还是第一座官方办的佛教寺院,更是我国第一座菩提道场。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白马寺历经兴废,重修多次,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起伏沉浮。

三、白马寺命运多舛。

东汉末年,白马寺首次遭受董卓火烧洛阳的毁灭,但在魏明帝曹睿的恢复下得以重建。
然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灭佛运动再次摧毁了白马寺,几乎毁于一旦。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为稳定社会大兴佛教,为白马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再次复兴。
然而,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大规模灭佛运动再度让白马寺陷入劫难,这一次更是惨不忍睹。

武周垂拱元年,大唐女皇武则天任命薛怀义为白马寺住持,展开大规模修复,使白马寺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建设规模最大的黄金时代。
然而,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再次让白马寺毁于战火。
唐宣宗及后来的皇帝不断修复扩大白马寺,使其再度复苏。

到了宋代,宋太宗亲自下诏修复白马寺,元太祖忽必烈也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

明朝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命令太监黄锦在原址上重修白马寺,白马寺才得以形成今天的基本规模和格局。

白马寺的古建筑群主要由五重大殿、四个大院和东西厢房组成。
其中,明代建造的山门被佛教称为涅槃门,宋代雕刻的两匹石马在山门外相对而立。

山门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分布在东西两侧,各有一石碑:西侧为宋苏易简《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人称“断文碑”;东侧为元赵孟頫《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人称“赵碑”。

元代建造的天王殿中置木雕佛龛,龛内供置弥勒佛。大佛殿内有一座大钟,大佛殿之后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有三世佛。大雄宝殿后的接引殿是寺内最小的建筑,内供西方三圣。毗卢殿位于清凉台上,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阁内正中供奉“华严三圣”,阁后壁镶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经》。东西厢房左右对称分布于五大殿两侧。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完美。

洛阳白马寺,承载着佛教的千年传承,历经沧桑,屹立山河之间。千载悠悠,山河仍然依旧!

四、白马寺的外国建筑
如今的白马寺,有了三座国外的寺院建筑:泰国、缅甸、印度在此建园。
21世纪初,泰国、缅甸、印度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国际化的寺院。 国际佛殿苑由泰国佛殿苑、缅甸佛殿苑、印度佛殿苑组成。

泰国佛殿苑始建于1992年,2010年泰国出资对其翻修扩建,修起围墙、大门,辟建舍利塔、藏经阁、钟鼓楼等,扩建后长宽各108米,占地11664平方米,成为白马寺国际佛殿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
印度佛殿苑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泰国佛殿苑之南,始建于2003年,印度政府选择桑奇大塔作为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在白马寺按11的比例进行仿建,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45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楼等,成为中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

缅甸佛殿苑,缅甸政府出资修建,2012年工程奠基,2014年6月竣工,举行了盛大的“缅甸风格佛塔苑落成庆典暨安奉开光法会”,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一行72人,专程抵达白马寺出席落成仪式。


白马寺,有‘原汁原味’的东汉建筑,有宋代砖塔。有元代罗汉像藏着丝麻工艺的秘密。明代牌坊。
白马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比少林寺早了400多年。它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据说“寺”这个字作为僧院代称,起源于此

明代重建的牌坊和宋代迁来的石马,历经1900年风雨的地方。


白马寺原有三进院,有山门3间,山门内有四大天王像。东南角有魁星楼,山门后为前殿3间,殿前有东西廊房各3间,整个寺院共有房屋40余间。寺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现存后大殿1座,此殿据碑刻记载为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