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刹海(2)

标签:
旅游历史教育健康文化 |
分类: 国内旅行 |
什刹海成为元大都京杭大运河码头,漕运的终点。元代郭守敬建通惠河,与京杭大运河直接沟通,
是古高梁河下游河道形成的洼地型湖泊。金称白莲潭,元称积水潭、海子,明逐渐称什刹海。
什刹海的前海、后海,连同西海,面积约34万平方米。
元代郭守敬建通惠河,与京杭大运河直接沟通,什刹海成为元大都京杭大运河码头,漕运的终点。
以后海北岸、东岸一带为全城重要繁华市区。历经明、清、民国,沧海桑田,几度盛衰。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建设,什刹海及周围地区已成为风景秀丽、古迹众多、京味浓郁、大众性强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
北京什刹海“巨龙”点亮
“蛟龙出海”融合传统彩灯工艺与现代科技灯效,全长202.4米,寓意“2024龙腾四海”。
龙头前起荷花市场南门,龙身由上千朵彩色“祥云灯”组合而成,穿越荷花市场西侧的整条街道,飞舞而出;地面、冰面上,由数字灯光效果打造的“水墨云龙”游弋四方,与空中飞龙虚实相映;沿水边设置的舞台灯打造水浪翻卷效果,龙腾水浪;
龙头东侧,由上千根光纤丝组成的花束灯垂在树枝之上,装点出满树桃花盛开的景象;湖心岛周围由水纹灯、星光灯点缀装饰,波光粼粼烘托东方美学氛围。
前一篇: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1)
后一篇:北京北海公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