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2023-02-13 11:58:06)
标签:

历史

收藏

旅游

健康

时尚

分类: 粤闽港澳
东平大押,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清代当铺碉楼“东平大押”,现在是博物馆,没有什么东西,三楼以上不开。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东平大押:大街上的当铺雕楼


位于广州中山四路、越秀中路交界处。
(又称清代大东门当铺碉楼旧址)是旧广州地标性建筑之一,变身内地首家典当博物馆广州市典当博物馆。


“东平大押”古碉楼,位于中山四路1号,紧邻当年明代东城门的城门楼。(东城门已经不在)

这座碉楼造型的当铺旧址建于清代,俗称为“大东门当铺”,是当时全市第二大当铺。与中山七路西门口的另一当铺旧址——“宝生大押”,遥相呼应。

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北侧高五层,南侧高四层,建筑物外立面呈碉楼状。如今仅存当铺的仓库楼,四面都有开窗,窗口都是内大外小,花岗岩石窗套,屋顶建有女儿墙,使得整幢建筑外观上呈现出碉堡状,其于1999年被定为广州市级文物。

百余年前,400多家当铺林立羊城,以至于有“当铺多过米铺”之称。如今,其中大多已灰飞烟灭,在老城区仅存几座碉堡式当铺让人留下印象深刻,位于中山四路与越秀中路交界的“东平大押”就是其中之一。屹立百年的东平大押,见证了羊城物事的兴、衰、荣、辱。

清末民初广州珠江北岸,老城区东西全长不过4公里左右,民居商铺鳞次栉比,多为低矮平房,城市制高点除了越秀山镇海楼、石室(圣心大教堂)、六榕塔和光孝塔外,其余的地标式建筑竟是六座大当铺,它们自西而东顺次排列,分别是西关大押(西关)、宝德大押(宝庆中约)、迪吉大押(梯云路)、昌兴大押(龙津西)、宝生大押(西门口)和东平大押(大东门)。这六座大当铺均高出全城天空的轮廓线,最高的要数西关大押,第二的是东平大押,第三的是宝生大押。

广州典当业鼎盛期在清末民初,全城总数超过400家,真是“当铺多过米铺”,主要群集于商业旺地西关一带,当时流传一句行话“要找老当铺,先到西关来”。在当时,进出银行是体面兴旺的表示,涉足当铺则被视为败家行为,所以,大凡当铺入门正中处,必置一座高大屏风,俗称“遮羞板”,藉以遮挡行人视线。

到了上世纪30年代以后,广州新式银行陆续开业,典当生意不断受到挤压,加之政局动荡,当铺经营艰难,最终由盛转衰,一批批“执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