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圆塔

标签:
旅游时尚文化教育历史 |
分类: 瑞典丹麦挪威 |
圆塔是克里斯钦四世国王的一个杰作,他当时致力于把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变成北欧地区最美丽和最举足轻重的一个大都市。处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克里斯钦四世国王在丹麦历史上的地位无人能比,他为哥本哈根留下的胜迹比比皆是且令人称道。
17世纪,天文学蓬勃发展。由于国际之间争夺殖民地的原因,促成了精准的航海和天文技术的发展。许多天文台纷纷建立,丹麦第一座天文台于1632年建立。1637年圆塔开始建造。
17 世纪高塔天文台 Rundetaarn(又称为圆塔)是欧洲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天文台。
当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修建这座塔时,丹麦因其天文学成就闻名于世,这一切多亏了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 (Tycho Brahe)。他于 1601 年逝世,国王希望继续布拉赫的研究,因此建造了圆塔。
虽然后来科学家不再使用圆塔进行研究,但是仍然有许多天文爱好者和游客会来参观并使用这个天文台。该天文台环绕着一个户外平台,在平台上你可以欣赏哥本哈根老城区的壮丽景色。
要到达该平台,你需要爬一段环绕阶梯到达塔顶, 阶梯总长约209 米。
圆塔与安徒生
此阶梯还通向图书馆大厅,这里曾经存放着大学的所有图书收藏。著名的丹麦作家安徒生过去常常参观这家图书馆,而且他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此。如今,该大厅是艺术、文化、历史和科学的展示场所。
蓝图和施工
第谷·布拉赫 离开人世后,克里森·索伦森·隆戈蒙塔努斯 成为天文学家新秀,并成为哥本哈根大学的第一个天文学教授。
克里森建议国王兴建圆塔,以取代在第谷于1601年死后而拆除的Stjerneborg。
起初,克里森最初的提议是将圆塔建造在Solbjerget(现今的 Valby Bakke)山上。但是此时大学内正好再进行图书馆和教堂建案,于是将圆塔纳入建案当中。圆塔是建筑师 Hans van Steenwinckel the Younger应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要求而设计 。
1637年,7月7日奠基,并于1642年完工。三一教堂于1656年建立,1657年建立图书馆。天文台(欧洲最早期用的)和图书馆由哥本哈根大学使用至1861年。天文学家奥勒·罗默 (1644-1710)和Peder Horrebow (1679-1764)、第谷都用过它。
建筑
除了台阶,独特的绕塔七转半的螺旋走廊也通向离街34.8米的塔顶,那里有天文台和一个小型天象厅。走廊也通向教堂和图书馆,这种设计对于允许马和马车到达图书馆运送书籍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