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吴哥:即吴哥窟、吴哥寺(5)

(2014-02-17 11:34:34)
标签:

小吴哥

吴哥寺

全国

格莱斯

石窟

分类: 越南柬埔寨旅游

吴哥窟原名Vrah 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元代古籍《岛夷志略》称之“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下图是进入一层的门口。

小吴哥:即吴哥窟、吴哥寺(5)
下图:是小吴哥一层壁画回廊。第一二层均为长方形,每层的四边,各有左中右三条石阶梯连接上一层。
小吴哥:即吴哥窟、吴哥寺(5)
守护在正门的四个石狮子,呈半站半蹲状、平视目空一切、张口吼声威严、形态真切生动。小吴哥进门路段尽头是一条通吴哥寺庙山门的十字阳台,称为王台。王台左右有狮子守护。水塘和王台都是后人添加的。
小吴哥:即吴哥窟、吴哥寺(5)
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有两重石砌墙,占地长为1500米,宽为1300米,包括一座由逐渐缩减的三段石头平台组成的金字塔形建筑物。
小吴哥:即吴哥窟、吴哥寺(5)
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建有五座莲花形状的塔,那是支配宇宙万物的弥楼山的缩影,分别代表弥楼山的五座山峰。根据婆罗门教信仰,弥楼山是众神的家园,而平台则代表着环绕世界的群山。
小吴哥:即吴哥窟、吴哥寺(5)

小吴哥:即吴哥窟、吴哥寺(5)

小吴哥:即吴哥窟、吴哥寺(5)

十二世纪的吴哥王朝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兴建,作为吴哥王朝的太庙。举全国之力,花约30多年建造。吴哥窟建成于12世纪前半。供奉化身为婆罗门教之神毗湿奴的国王。

 

吴哥窟结合高棉历代庙宇建筑的两个基本的元素:立体庙山的多层方坛和平地庙宇的回廊。吴哥窟的庙山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平台组成,层层高叠,形如金字塔,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庙山顶部矗立著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

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风;庙山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法国古迹专家莫里斯·格莱斯认为“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以造型之雄伟、布局之平衡、比例之协调、线条之优美,威风赫赫,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杰出的建筑成就,而毫不逊色。”。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从1863年开始就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国旗上。

 

通过护城河,到达十字王台尽头是吴哥寺的中心建筑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 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围囿,中心矗立五座宝塔为顶点,象征须弥山。
美国学者艾丽娜·曼妮卡解释这三层回廊各代表国王、婆罗门和月亮、毗湿奴
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建立廊门,上中两层的回廊,四设置塔门,每层塔门的四座宝塔,中央宝塔形成五点梅花图案。由于寺庙的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层须弥座的位置,并非在下一层须弥座的正中,而是略略靠后偏东,为西边画廊留出更多空间; 因为同样原故,西边的台阶不如东边台阶陡峭。
 
第一层的须弥座由砂岩石垒成,高出地面约3米;须弥座之上,有高3米许的回廊,围绕吴哥寺如口字。 回廊如长方形,南北方向长190米,东西方向长220米。回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四隅各一座塔门,正西、正东各三座廊门,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门。塔门和廊门有内、外二石阶,可通第一层内院、寺庙外院。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的外墙兼巨型画廊。回廊的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撑画廊拱顶,另一排支撑半拱顶边廊。回廊的二重檐拱顶,覆盖陶瓦,保护画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
 
画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余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从西北壁角按反时钟方向,西画廊展示罗摩衍那中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击败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的场面,和摩诃婆罗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战争的故事。南画廊有几幅浮雕,和吴哥王朝历史有关,其中一幅描绘苏耶跋摩二世头戴王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

 

吴哥历史回顾:

吴哥在高棉语中意为“城市”,有关高棉帝国的传说始于公元一世纪扶南王在湄公河三角洲建立之时,扶南疆土的开拓者是国王范师蔓(约205~225年在位)和范旃(约225~240年在位)。由于扶南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湄公河地区正处在连接印度和中国的商路上。4世纪到5世纪时,扶南进入了鼎盛时期,扶南王国的祖先大力推广和印度的贸易往来,使该国商业繁盛达几百年之久。
扶南王国后被真腊征服。第一个统治真腊和扶南的国王是拔婆跋摩(598年即位)。8世纪下半叶高棉艺术臻于全盛时期,耶跋摩二世(802~850年在位)统一了高棉,创立了一种新国教,通过特定的仪式封自己为神王,此后,国王被奉若神明。
耶跋摩二世登基不久,就宣布在金边湖北部建立新都,这就是吴哥。这里后来成为不断扩张的帝国的中心。在接下来的200年里,高棉帝国向北延至中国,向南扩展至马来半岛,占据了今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大片地区。
其后苏耶跋摩一世(1002~1050年在位)统治高棉时期,建造了吴哥殿皇宫。100年后,柬埔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苏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为了供奉毗湿奴而建造了吴哥窟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最后一位建造高棉寺庙的国王是阎耶跋摩七世,他建造了与吴哥窟相埒的吴哥通王城,其功绩可与苏耶跋摩二世媲美。
经过5个世纪的营造,吴哥终于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华丽的庙宇和城市。高棉人在吴哥城周边地区建起了大约600座寺院,铺设了多条宽阔的大道以连接首都及帝国其他地区,还为旅行者夜宿准备了栖身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