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2013-02-15 10:05:46)
标签:

罗哲文

何芷舠

扬州

何园

持志大学

分类: 长江三角洲旅行

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们到扬州是春节初四.扬州何园,号称晚清第一园,是必看的.何园的历史人物历历在目,何园主人何芷舠和他的家人又是一个徽商的传奇故事。由牡丹厅、帖壁假山、船厅、读书楼、蝴蝶厅、水心亭、复道回廊、湖石山、赏月楼、同仁馆、玉秀楼、骑马楼、楠木厅组成。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下图牡丹厅,由屋嵴檐上的雕刻得名。山墙上嵌有“凤吹牡丹”的砖雕。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下图是“帖壁假山”,进门一侧便是。从复道曲折南行,便到了赏月楼,又称怡宣楼,这里是全园赏月最佳场所,园主人的母亲就在此居住。廊旁的铁栏杆都是当时从国外进口的,均刻有“延年益寿”字样。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下图是“船厅”,整座厅形似船形,周围以鹅卵石、瓦片铺成水波纹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 弹唱的是沪剧、苏州评谈还是越剧?一老认真听,一少弹拨,古香古色。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下图是“读书楼”这是何园文脉的象征。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下图是西园以水池居中,池中央便是水心亭了,这座水心亭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专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纳凉赏景之用。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池的南面有一座湖石假山与水心亭隔水相望,这座假山在建园意境上来观察体味,不由得让人领会到“空山新雨后,天清晚来秋。明月松尖照,清石水流。”的意境。[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走入西园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那贯穿全园的复道回廊,全长1500多米,被誉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型。复道,就是在双面回廊的中间夹一道墙而形成,起到分流作用。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水池的北面是主人用于宴请宾客的宴厅,因厅角昂翘,像振翅欲飞的蝴蝶,故称蝴蝶厅。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下图是玉绣楼,是两栋前后并列的住宅楼的统称,因院中种植广玉兰和绣球而得名。
回廊,扬州人俗称串楼,分上、下两层,它将东园、西园、住宅院落都串连在一起,游客即使在雨天,也免遭淋漓之苦,尽情欣赏全园美景。廊的东南两面墙上开有什锦洞窗和水磨漏窗,绕廊赏景,步移景异。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玉绣楼前面是一座面积为160平方米的“与归堂”,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厅,此处为主人会客的地方。楠木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手法,运用整块4平方米大、9毫米厚的玻璃,采光效果极好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扬州“何园”与何芷舠(1) 
何园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历时达13年,占地1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今仍有一株。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主人何芷舠,故称“何园”。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49岁何芷舠归隐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历时13年。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一件压轴之作,2005年,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称之为“晚清第一园”。园主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部分采纳西方建筑特色,广泛使用新材料,使该园取众家园林之长而又出新。

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漫步何园,假山水榭曲径通幽,楠木厅船房厅堂大气,两层楼房回廊曲折,楼宇间复道行空,假山贴墙植物扶疏,鸟栖庭树猫走院墙,丘壑宛然游鱼惊水,宛若鸟飞屏风里,身置仙境中。
何园紧相毗邻的是“片石山房”,是何家祠堂。史称,“片石山房在花园巷,一名双槐园,歙人吴家龙别业,今粤人吴辉谟修葺之。园以湖石胜。”(清《江都县续志》卷十二)又据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载:片石山房内“二厅之间,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石涛是我国明末杰出的大画家,曾旅居扬州,死后葬于扬州蜀冈。

 何园主人何芷舠,出身读书取仕之家,子孙多有成就,五代人中出了两个进士何俊(其父)、何声灏(其子),两个博士:何世桢、何世枚(其孙),两个院士:王承书(曾外孙女)、何祚庥(曾孙)。

不仅督促子弟读书,亦教训子弟入世经商。家训十一条《出处进退之规》道:“今人知出而不知处,知进而不知退。凡读书不遂,即鄙农工商贾之事而不屑为。所以有济世之才而无资生之策者多矣”。

何芷舠,安徽望江县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即指此地。许多望江人安徽人走出家门,成就了许多徽商或红顶商人的传奇,何家正是如此。其父亲何俊是进士,曾经是李鸿章部下,所以何芷舠仕途较顺,从知县一路做到三品道台,曾做过湖北的江汉关监督、汉黄道台以及扬州的两淮盐运使等。何园的画像上说其官到一品,只是皇帝的封的虚爵,实际也就做到三品。

1883年49岁的何芷舠辞掉汉黄道台官职,来到扬州从吴氏购得片石山房,花了十三年修成了人称“晚清第一园”的何园。他觉得做官没出路,在湖北任上就边做官边经商,对他来说经商更有前途,经商可以让他家业兴旺,只是何家的文人气氛让他风雅许多。他首先是个商人,其次才是文人。

1901年年近70的何芷舠卖掉何园上海去了,他的进取精神尚在。在扬州经商不错,此时海运的兴起代替漕运,津浦铁路横空出世,扬州失去了交通大动脉的卓然地位,不在是个繁华都市了,也不是个经商的好地方了,上海却是经济中心了,商人的何芷舠当然看到了这点。

在上海期间何芷舠并没创办实业,买了一些公司股份,参与管理。晚年他重视法律,希望创办教育,将两个孙子何世桢何世枚送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法律,两位均获法学博士。两位学成后,在20年代创办了“持志大学”,此时何芷舠已逝世,算是实现其夙愿。持志大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持志大学于1924年在上海创办,到1939年国民政府9月14日下令停办。校舍由1942年日本人在此建立第二日本高等女学校(即女子高中)。光复后一度作为暨南大学校址(一院)。1949年8月,暨南大学被肢解,并入复旦大学等各校。1950年2月,暨南大学一院原校址被上海俄文学校所占据,上海俄文学校随后改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3年,又改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1956年,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