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台山的国清寺

(2009-01-08 10:48:10)
标签:

智顗

天台宗

丰干

山门

雍正

国清寺

旅游

分类: 宁波周边旅游

 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亲手所画样式所建。

 智顗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后为隋炀帝)见书后,极为感动,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国清寺。

 唐大中五年(851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摩崖石主刻,至今仍清晰可辨。

天台山的国清寺

 从唐朝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旷地带。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国清寺进行全面整修,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国清寺了。在大雄宝殿左侧有一座梅亭,亭前花坛植有老梅一株,苍老挺拔,传为天台宗五祖手栽,俗称“隋梅”。

天台山的国清寺

  国清寺的选址和面局有特点。宋人夏竦写诗赞道:“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虚楼半落晖。”国清寺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灵芝两峰,五峰环绕,只在南面有个豁口,为通向天台县城的通道。寺前的古塔苍老而遒劲。

天台山的国清寺 

国清寺山门,也有特色。国清寺主体建筑面坐北朝南,主要殿宇在中轴线上,山门却陡然转过九十度,朝东而开。这种处理不是因地形之故,而是出于匠心独运。

来客寻访,过寒拾亭,越丰干桥,没见高门大广场,而是寺前的溪水和黄墙大字。两条溪水在此汇流,墙上“隋代古刹”令人尊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